"阴阴绿树雨余香":雨后的绿树散发着淡淡的余香,
"半卷疏帘置一床":我半卷起稀疏的帘子,随意地摆放了一张床。
"得禄仅偿赊酒券":微薄的俸禄勉强够偿还赊欠的酒钱,
# 赊酒券:缓偿酒值之契约。
"思归新草乞祠章":思念家乡时,又新写了请求担任祠官的奏章。
"古琴百衲弹清散":弹奏着百衲古琴,曲调清幽闲散,
"名帖双钩拓硬黄":用双钩法拓印名帖,纸张坚韧发黄。
# 拓硬黄:谓置纸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俨如角枕,毫厘毕见。,双钩:以法书摹刻石上,沿其笔墨痕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使秾纤肥瘦,不失其真,曰双钩。
"夜出灞亭虽跌宕":夜晚走出灞亭,虽然放纵不羁,
# 夜出灞亭:指汉李广事,详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也胜归作老冯唐":但总比回去做一个无用的“老冯唐”要好。
# 冯唐:《史记》,冯唐以李廉为中郎署长,文帝拜车骑将军,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阴阴绿树雨馀香,半捲疏帘置一床。”首联描绘了诗人寓居驿舍时的环境。雨后初晴,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诗人半卷起疏帘,随意地放置了一张床榻。这里的“阴阴绿树”和“雨馀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而“半捲疏帘置一床”则表现出诗人随性、闲适的生活态度。这种描写为全诗奠定了闲适而略带无奈的基调。颔联:“得禄仅偿赊酒券,思归新草乞祠章。”颔联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得禄仅偿赊酒券”表明诗人的官俸微薄,仅能勉强偿还赊欠的酒钱,反映出生活的窘迫。“思归新草乞祠章”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的渴望。诗人甚至已经开始起草请求退休的奏章。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颈联:“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颈联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无奈。“古琴百衲弹清散”描绘了诗人弹奏古琴的画面,百衲琴象征着古朴与清雅,而“清散”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名帖双钩拓硬黄”则表现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通过临摹名帖来打发时光。这一联通过对文化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文人雅趣的一面。尾联:“夜出灞亭虽跌宕,也胜归作老冯唐。”尾联以自嘲的口吻作结。“夜出灞亭虽跌宕”回忆了诗人曾在灞亭夜游的豪放之举,尽管行为有些放荡不羁,但总比归隐后无所事事、成为“老冯唐”要强。这里的“老冯唐”是用典,指代年老无成的冯唐,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不甘。这一联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