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西
jìng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2
lái
chà
bàn
ōu
mián
西
jìng
chén
chuī
xiǎo
chuán
jiàn
duō
rén
jiàn
shǎo
yáng
wěi
shuǐ
tiān

译文

夜晚来临,我与徐汊一起伴着鸥鸟入眠,清晨,我们在西径上烧火做早餐,小船停泊在岸边。芦苇和芦荻渐渐增多,而人却渐渐减少,鄱阳湖的尽头,水面宛如天空一般辽阔。

逐句剖析

"夜来徐汊伴鸥眠":夜晚来临,我与徐汊一起伴着鸥鸟入眠,

"西径晨炊小泊船":清晨,我们在西径上烧火做早餐,小船停泊在岸边。

# 晨炊:清晨做饭;早饭。

"芦荻渐多人渐少":芦苇和芦荻渐渐增多,而人却渐渐减少,

"鄱阳湖尾水如天":鄱阳湖的尽头,水面宛如天空一般辽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舟次西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晚年退隐后漫游江南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舟行鄱阳湖尾的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伴鸥眠""晨炊泊船"等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远离官场后与自然相亲的闲适心境。全诗语言平易而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杨万里"诚斋体"善于捕捉自然意趣的创作特点,又暗含其对人生境界的哲学思考,在看似随意的行止中蕴含着超脱世俗的审美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夜来徐汊伴鸥眠”中“伴”字赋予鸥鸟以人的情感,将诗人夜宿徐汊时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处描绘得生动亲切,暗含退隐后远离尘嚣的闲适心境。借景抒情:“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通过描写芦荻茂密、行人稀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孤寂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同时以鄱阳湖尾水天相接的壮阔之景,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动静结合:“夜来徐汊伴鸥眠”写夜晚的静态,诗人伴着鸥鸟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写清晨的动态,停船做饭,动静结合,使诗歌富有变化,展现了旅途生活的丰富性。

2. 分段赏析

《舟次西径》首句“夜来徐汊伴鸥眠”以拟人手法,将诗人夜宿徐汊时与鸥鸟相伴的情景赋予温情,“伴”字生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暗含诗人退隐后远离尘嚣的闲适心境。次句“西径晨炊小泊船”承接前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清晨在西径泊船做饭的生活画面,“晨炊”“小泊”等细节透露出行程的随意与从容。后两句“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则通过环境对比,以“芦荻渐多”的生机与“人渐少”的寂寥形成反差,暗喻诗人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末句“水如天”以壮阔的比喻收束全诗,将鄱阳湖的浩渺与天际相连,既展现自然之美,又隐含诗人心胸的开阔与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体现杨万里“诚斋体”善于从寻常景物中提炼诗意、化俗为雅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曹勋《楚妃叹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