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如弓未上弦":月亮刚刚出现的时候像一张没有上弦的弓,
# 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分明挂在碧云边":清晰地挂在碧绿的云彩旁边。
# 碧云:一作碧霄。蓝天。
"时人莫道蛾眉小":现在的人们不要说它像蛾眉一样小,
# 蛾眉:原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曲,这里指新月,月亮弯如蛾眉。
"十五团圆照满天":到了十五就会团圆,照耀整个天空。
# 十五团圆:一作三五团圆。指阴历十五晚上最圆的月亮。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新月初升时的景象,将其形态比作“如弓未上弦”,生动展现出新月弯弯的特点,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诗中借新月这一事物,对微小事物历经发展终将走向圆满的预见,展现出诗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与积极展望。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借新月这一事物来寄托自己的志向。“蛾眉小”的新月象征着诗人自己当下如同初出茅庐,虽看似渺小、力量微薄。而“十五团圆照满天”所描绘的满月,寓意着诗人期望自己未来能够像满月那样,绽放出耀眼光芒,成就一番大事业,展现出自己虽年少但志向远大的情怀,借新月的发展变化表达自己对未来成就的渴望与决心。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新月从“蛾眉小”到“三五团圆照满天”的景象变化。通过对这一月亮不同阶段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事物从微小逐渐发展壮大的感慨。以眼前所见之景,引发内心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情感,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融入到对新月变化之景的描绘中,借景传递出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比喻:“初月如弓未上弦”,诗人将初七、初八的初月比作“未上弦”的弓,这是典型的比喻手法。把弯月的形状与弓相联系,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新月弯弯的形态特征,使读者能够凭借对弓的熟悉,展现出这一形象。对比:后两句“时人莫道蛾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中“蛾眉小”描绘的是初月如蛾眉般纤细、小巧的形态,代表着事物初始时微小、不引人注目的状态;“团圆照满天”则展现出十五满月时,月亮变得圆润且光辉普照大地的盛大景象,象征着事物发展到成熟、辉煌的阶段。通过“蛾眉小”与“团圆照满天”这两种月亮不同形态和状态的鲜明对比,突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巨大差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微小事物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深刻认知。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云边”,描绘出初七、初八的初月,恰似一张尚未装上弓弦的弯弓。它虽非满月,甚至连半月之态都未达成,却高悬于浩瀚碧空,位置极高。此景意在提醒人们,切莫因其形态未全而小觑,它的起始点实则高远。后两句“时人莫道蛾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蛾眉”描绘的是上弦月形似人的弯弯眉毛。这两句是说,人们可别觉得此时月亮小巧,待到每月十五,月亮便会圆满,届时,皎洁光辉将遍洒大地。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隐含着一种年少志高的傲气。诗中蕴含另一层深意:别看此刻我年纪尚小,日后却要成就光照天下的大业。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古往今来,那些过早崭露才华的孩子,后续发展常常不尽人意。当孩子才华初显,备受众人瞩目时,因其心智不及成年人成熟,往往容易在众人关注下迷失自我。故而,孩子的天赋不宜过早过度展露,毕竟不少神童最终都“泯然众人矣”。为人父母,应注重引导孩子,让其才气的展现与心态的成熟和年龄相匹配。
上一篇:宋·李廌《杨花词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