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初生黄犊角":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就像小黄牛的角,
# 犊角:犊角:小牛的角。犊,小牛。
"蕨芽已作小儿拳":刚长出来的蕨菜像小孩的拳头一样卷曲。
# 已作:原校:《精华》作新长。
"试挑野菜炊春饭":试着找寻野菜烹饪美味的春饭,
# 挑:山谷集作寻。
"便是江南二月天":这边是美好的江南二月天。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比喻:将初生的竹笋比作黄犊的角,形象地写出了竹笋刚冒出土时的形状和鲜嫩的质感,给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感觉;把蕨芽比作小儿的拳头,不仅描绘出蕨芽卷曲的形态,还赋予其一种可爱、灵动的意味。白描:整首诗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诗人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如实地描绘了江南二月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直接呈现了竹笋和蕨芽的形态,“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则直白地写出了寻找野菜做春饭的行为和江南二月的时节特点,通过这种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了江南春日的质朴之美。借景抒情:诗歌通过对春天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来衬托诗人的情感。诗中描绘的竹笋、蕨芽等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试寻野菜炊春饭的闲适生活场景,都衬托出诗人对江南二月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悠然、惬意的心境,情与景相互交融,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春阴》前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将刚刚破土而出、鲜嫩的竹笋比作小黄牛初生的角。把蕨类植物刚刚长出的嫩芽比作小儿紧握的拳头。这一比喻极为精妙,将蕨芽卷曲的形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充满了童趣和生机。“小儿拳” 不仅写出了蕨芽的外在形态,还赋予了它一种柔软、稚嫩的质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美好。同时,与上一句 “竹笋初生黄犊角” 相对应,一写竹笋,一写蕨芽,共同展现了春天里植物生长的多样与蓬勃。后两句中“试寻” 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的心态,仿佛带着些许好奇与兴致,去寻找那些可以用来烹饪的野菜。“炊春饭” 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即把寻来的野菜用来制作春天的饭食。这一句从景物描写转向了生活场景的描写,使诗歌更具生活的质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融入和享受,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便是江南二月天”是对前面所描绘的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完整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