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翳翳连山市":山林中浓密的绿荫连绵着城镇,
"丹实累累照路隅":路边鲜红的杨梅果实累累闪耀在角落。
"未爱满盘堆火齐":还没来得及喜爱那满满一盘如宝石般的杨梅,
"先惊探颔得骊珠":就先被那如从骊龙颔下取得的宝珠般的杨梅所震惊。
"斜簪宝髻看游舫":女子斜插着漂亮的发簪观赏着游舫,
"细织筠笼入上都":人们细细编织着竹笼把杨梅运往都城。
"醉里自矜豪气在":在醉酒中自我夸耀豪气仍在,
"欲乘风露摘千株":想要趁着风露去采摘上千株杨梅。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比喻:“探颔得骊珠”将杨梅比作珍贵的骊龙颔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梅色泽鲜艳、圆润珍贵的特点,使读者对杨梅的形态和色泽有更直观的感受,也表达了诗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夸张:“欲乘风露摘千株”以夸张手法表达诗人对杨梅的痴迷,展现其豪放不羁的性格。景物描写:“绿阴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使用景物描写,“绿阴翳翳”描绘出山林中绿荫浓密的样子,“丹实累累”则写出了杨梅果实繁多且色泽鲜红的景象。通过对环境和杨梅果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和丰收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乡村的自然之美和丰收的喜悦。
2. 分段赏析
《六峰项里看采杨梅连日留山中》首联描写了山间浓密的绿荫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城镇,路边鲜红的杨梅果实累累,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显眼。此联通过对环境和杨梅果实的描写,展现出乡村夏季的生机与丰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颔联诗人表示还没来得及喜爱那满满一盘如宝石般的杨梅,就先被那如从骊龙颔下取得的宝珠般的杨梅所惊艳。运用比喻,进一步突出杨梅的珍贵和诱人,表达了对杨梅的高度赞美。颈联描绘了女子斜插着发簪,打扮得很漂亮,在一旁观赏游舫的情景,同时人们精心编织着竹笼,将采摘的杨梅运往都城。这一联从人物活动和杨梅的运输等方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场景和杨梅的价值。尾联写诗人在醉酒后,自我夸耀豪气仍在,甚至想要趁着风露去采摘上千株杨梅。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对杨梅的极度喜爱,将情感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