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qiū
háo
shòu
chén
qīn
suí
chù
yōu
rán
sàn
jīn
tiān
guà
hóng
chū
duàn
yún
tóu
yòu
chéng
yīn
yǐn
quán
běi
jiàn
cháng
jiāo
zhú
西
chuāng
zhuó
qín
yào
shí
sǎo
kōng
shēn
biàn
便
jiàn
shǐ
zhī
wàn
shì
yào
xīn

译文

如秋毫般纯净不被世俗尘埃侵扰,无论何处都悠然自得地敞开胸怀。天边挂着彩虹,雨刚刚停歇,云头遮蔽太阳,天色又变得阴沉。从北涧引来泉水长久浇灌竹子,在西窗下拂去榻上灰尘,自己制作琴。抛开烦恼,身体就会康健,才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放下执念。

逐句剖析

"秋毫不受俗尘侵":如秋毫般纯净不被世俗尘埃侵扰,

"随处悠然一散襟":无论何处都悠然自得地敞开胸怀。

"天际挂虹初断雨":天边挂着彩虹,雨刚刚停歇,

"云头翳日又成阴":云头遮蔽太阳,天色又变得阴沉。

"引泉北涧长浇竹":从北涧引来泉水长久浇灌竹子,

"拂榻西窗自斫琴":在西窗下拂去榻上灰尘,自己制作琴。

"药石扫空身便健":抛开烦恼,身体就会康健,

"始知万事要无心":才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放下执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思》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此诗为七言律诗,以秋日为背景,抒发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首联表明诗人内心纯净,不为俗尘侵扰,悠然自得。颔联描绘雨后天空,彩虹初现又转阴,暗示世事无常。颈联写诗人日常于北涧引泉浇竹、西窗拂榻斫琴,尽显闲适。尾联则由生活感悟升华,认为抛开烦恼身心便健,万事应无心。全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相结合,借自然之景与生活琐事,传达内心感悟,卒章显志点明主题。陆游以质朴语言勾勒秋日生活画卷,展现其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达观,于平淡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颔联“天际挂虹初断雨,云头翳日又成阴”,通过描绘天空景色的变化,暗示生活中境遇的无常,借景表达内心对世事变幻的淡然。比喻:“秋毫不受俗尘侵”以“秋毫”比喻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形象生动。

2. 分段赏析

首联“秋毫不受俗尘侵,随处悠然一散襟”,诗人开篇表明自己的心境,如同秋日毫发般纯净,不为世俗尘埃所染,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悠然自得,敞开胸怀,展现出超脱世俗的旷达态度,为全诗奠定基调。颔联“天际挂虹初断雨,云头翳日又成阴”,此联描写自然景色,雨后初晴,天际出现彩虹,但云头很快遮蔽太阳,天色又转为阴沉。这不仅描绘了秋日天空瞬息万变的景象,也暗示生活如同自然般充满变数,诗人以平静的笔触描绘,体现出对世事变化的淡然。颈联“引泉北涧长浇竹,拂榻西窗自斫琴”,诗人回到日常,在北涧引来泉水长久浇灌竹子,在西窗下拂去榻上灰尘独自斫琴。通过这两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其对宁静生活的享受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尾联“药石扫空身便健,始知万事要无心”,诗人从生活感悟中得出结论,认为摒弃烦恼(药石代指烦恼)便能身心康健,从而领悟到做任何事都应放下执念、保持无心的状态,将主题升华,表达出一种达观的生活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梅尧臣《赐绯鱼》

下一篇:宋·陶弼《天涯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