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臼平生老染工":乌臼树一生就像个老染工,
"错将铁皂作猩红":错误地把铁黑色染成了猩红色。
"小枫一夜偷天酒":小枫树一夜之间偷喝了天酒,
"却倩孤松掩醉容":却请孤松来遮掩自己的醉态。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将乌臼树拟人化为经验丰富的老染工,却出现把颜色染错的“失误”,赋予乌臼树以人的行为和能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乌臼树在秋天颜色变化不符合常规认知的特点。“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把小枫当作人,说它偷喝天酒而醉,还请孤松帮忙遮掩醉态,使小枫和孤松都具有人的情感与动作,增添诗歌的趣味性和画面感。想象:诗人想象小枫“偷天酒”这一奇特情节,以及乌臼树作为“老染工”染错颜色,突破现实常规,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秋山树木色彩变化的奇幻,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开篇就以新奇的比喻将乌臼树比作老染工,说它在秋天给自身染色时,竟把本应染成铁黑色的部分染成了猩红色,既巧妙解释了乌臼树秋天颜色的变化,又用“错将”二字增添了诙谐幽默的意味,引发读者的兴趣。后两句:“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进一步展开奇妙想象,把小枫一夜之间变红想象成偷喝了天酒而醉,“偷”字赋予小枫调皮的形象。“却倩孤松掩醉容”则更添趣味,仿佛小枫喝醉后还害羞,要孤松帮忙遮掩醉态,生动地描绘出小枫与孤松在秋景中的独特姿态,展现出秋山景色的活泼与灵动。
上一篇:宋·杨备《真娘墓》
下一篇:宋·曾极《三十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