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作茧自缠裹":桑蚕作茧,把自己紧紧缠裹,
"蛛蝥结网工遮逻":蜘蛛结网,擅长遮蔽和巡逻。
"燕无居舍经始忙":燕子没有住处,忙着筑巢,
"蝶为风光勾引破":蝴蝶被美丽的风光吸引,迷失其中。
"老鸧衔石宿水饮":老鸧鸟衔石筑巢,只能在水边饮水,
"稚蜂趋衙供蜜课":幼蜂忙碌地奔赴蜂巢,供应蜂蜜。
"鹊传吉语安得闲":喜鹊传递吉祥的话语,忙得不得闲,
"鸡催晨兴不敢卧":公鸡催促清晨的起床,不敢躺卧。
"气陵千里蝇附骥":苍蝇依附在千里奔腾的骏马身上,
"枉过一生蚁旋磨":蚂蚁却在磨盘上枉过一生。
"虱闻汤沸尚血食":虱子即使知道汤水沸腾,依然吸血为生,
"雀喜宫成自相贺":麻雀为新巢的建成而欢呼雀跃。
"晴天振羽乐蜉蝣":晴天里,蜉蝣振翅飞翔,享受短暂的欢乐,
"空穴祝儿成蜾蠃":空穴中的螟蛉,幻想着成为蜾蠃。
"蛣蜣转丸贱苏合":蜣螂滚着粪球,却轻视珍贵的苏合香,
"飞蛾赴烛甘死祸":飞蛾扑向烛火,甘愿赴死。
"井边蠹李螬苦肥":井边的李子被蠹虫蛀蚀,果实苦涩,
"枝头饮露蝉常饿":枝头的蝉饮着露水,常常饥饿。
"天蝼伏隙录人语":天蝼藏在缝隙中,偷听人们的言语,
"射工含沙须影过":蜮含沙射影,等待影子的经过。
"训狐啄屋真行怪":驯狐啄坏房屋,真是奇怪,
"蟏蛸报喜太多可":喜蛛报喜,却让人觉得有些多余。
"鸬鹚密伺鱼虾便":鸬鹚悄悄等待捕捉鱼虾的机会,
"白鹭不禁尘土涴":白鹭却不愿沾染尘土。
"络纬何尝省机织":纺织娘从未真正织过布,
"布谷未应勤种播":布谷鸟也未督促过播种。
"五技鼯鼠笑鸠拙":五技鼯鼠嘲笑斑鸠的笨拙,
"百足马蚿怜跛鳖":百足马蚿可怜那跛行的鳖。
"老蚌胎中珠是贼":老蚌胎中的珍珠,被视为贼,
"醯鸡瓮里天几大":醯鸡在瓮中,不知天地之大。
"螳螂当辙恃长臂":螳螂横在车辙上,倚仗长臂,
"熠燿宵行矜照火":熠耀在夜晚行走,炫耀着烛火。
"提壶犹能劝沽酒":提壶鸟还能劝人沽酒,
"黄口只知贪饭颗":雏鸟只知道贪吃谷粒。
"伯劳饶舌世不问":伯劳鸟虽然多嘴,世人却不理会,
"鹦鹉才言便关锁":鹦鹉刚学会说话,就被锁在笼中。
"春蛙夏蜩更嘈杂":春天的蛙声、夏天的蝉鸣,嘈杂不已,
"土蚓壁蟫何碎琐":土蚓和壁蟫的动静,琐碎繁杂。
"江南野水碧于天":江南的野水,碧绿如天,
"中有白欧闲似我":水中白鸥闲适自在,如同我一般。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拟人:诗人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和情感,“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老蚌胎中珠是贼,醯鸡瓮里天几大。”通过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动物的行为,使诗句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对比: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行为和命运,“晴天振羽乐蜉蝣,空穴祝儿成蜾蠃。”“井边蠹李螬苦肥,枝头饮露蝉常饿。”突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状态的差异,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小见大:诗人通过对动物世界的描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伯劳饶舌世不问,鹦鹉才言便关锁。”以小见大,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2. 分段赏析
第一联:“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开篇描写桑蚕作茧自缚和蜘蛛结网捕食的场景。诗人用“自缠裹”和“工遮逻”形象地描绘了昆虫的本能行为,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智慧。第二联:“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诗人描写燕子忙碌筑巢和蝴蝶在春光中翩翩起舞的场景。“勾引破”三字生动地表现了蝴蝶对春光的迷恋,富有生活情趣。第三联:“老鸧衔石宿水饮,穉蜂趋衙供蜜课。”描写老鶬衔石筑巢和幼蜂忙碌采蜜的情景。诗人用“趋衙”比喻蜜蜂的勤劳,赋予昆虫以人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第四联:“鹊传吉语安得闲,鸡催晨兴不敢卧。”诗人以鹊鸟传递喜讯和公鸡催促黎明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忙碌与秩序。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第五联:“气陵千里蝇附骥,枉过一生蚁旋磨。”诗人用“气陵千里”形容苍蝇的无耻,用“枉过一生”描写蚂蚁的忙碌。通过对比,揭示了生物行为的差异,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第六联:“虱闻汤沸尚血食,雀喜宫成自相贺。”描写虱子在热水中仍吸血和雀鸟因巢穴建成而欢庆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生物的本能和生存状态。第七联:“晴天振羽乐蜉蝣,空穴祝儿成蜾蠃。”诗人描写蜉蝣在晴天振翅的快乐和蜾蠃将幼虫放入空穴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生存智慧。第八联:“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描写蜣螂滚粪球和飞蛾扑火的场景。诗人用“贱苏合”形容蜣螂的低贱,用“甘死祸”表现飞蛾的执着,揭示了生物行为的本能与无奈。第九联:“井边蠹李螬苦肥,枝头饮露蝉常饿。”诗人描写井边李子被蛀虫侵蚀和枝头蝉饮露水的场景。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第十联:“天蝼伏隙录人语,射工含沙须影过。”描写蝼蛄在缝隙中偷听人语和蜮(射工)含沙射影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生物的神秘与诡异。第十一联:“训狐啄屋真行怪,蠨蛸报喜太多可。”诗人描写狐狸啄屋的怪异行为和喜蛛报喜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第十二联:“鸬鹚密伺鱼虾便,白鹭不禁尘土涴。”描写鸬鹚伺机捕鱼和白鹭被尘土玷污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第十三联:“络纬何尝省机织,布谷未应勤种播。”诗人描写纺织娘不织布和布谷鸟催耕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生物的本能与人类的劳作。第十四联:“五技鼯鼠笑鸠拙,百足马蚿怜跛鳖。”诗人描写鼯鼠的机巧和鸠鸟的笨拙,以及马蚿的多足和鳖的跛行。通过对比,揭示了生物行为的差异。第十五联:“老蚌胎中珠是贼,醯鸡瓮里天几大。”诗人描写老蚌中珍珠的珍贵和醯鸡(酒瓮中的小虫)的狭小世界。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和命运。第十六联:“螳螂当辙恃长臂,熠燿宵行矜照火。”诗人描写螳螂挡车的勇敢和萤火虫夜行的微光。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生物的本能与勇气。第十七联:“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诗人描写提壶鸟劝酒和雏鸟贪食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生物的本能与人类的生活。第十八联:“伯劳饶舌世不问,鹦鹉才言便关锁。”诗人描写伯劳鸟的多嘴和鹦鹉的学舌。通过这些描写,揭示了生物的本能与人类对动物的利用。第十九联:“春蛙夏蜩更嘈杂,土蚓壁蟫何碎琐。”诗人描写春蛙和夏蝉的嘈杂声以及蚯蚓和壁蟫的琐碎行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物的本能。第二十联:“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诗人以江南碧水和白鸥的闲适结尾,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