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lóng
yín
·
·
bǎi
huā
kāi
biàn
yuán
lín

朝代:宋作者:陈著浏览量:3
bǎi
huā
kāi
biàn
yuán
lín
yòu
chūn
guī
shuí
wéi
zhǔ
shēn
huáng
qiǎn
jiāo
hóng
bái
shuí
néng
shèng
qíng
zuì
guī
huā
yuè
mèng
huí
yún
yòu
fēng
qià
bèi
dōng
fēng
yáo
dòng
yíng
yíng
cháng
shì
shì
fēn
fēn
yáng
huā
fēi
lái
fēi
dāng
nián
dǒu
zhī
duō
shǎo
fēng
kuī
dié
jīn
chūn
huá
rén
sàn
chóu
nán
màn
xín
chéng
zhào
chén
xiāng
tíng
shàng
lán
gān
chù

译文

百花在园林中全都开放了,如今春天又要归去,这又能由谁来作主呢。有深黄、浅紫,娇艳的红色、细腻的白色,又有谁能嫉妒它们的艳丽呢。它们好像饱含深情,在花前月下沉醉而归,又在梦中回到那云雨缭绕之处。花朵又丰满鲜嫩、恰好被东风吹拂摇动,那轻盈柔美的样子,就像仙女跳起了霓裳羽衣舞。世间的万事纷繁复杂,没有定数。就像杨花一样、四处飘飞。当年花朵像斗一样大,不知有多少,蜜蜂窥探、蝴蝶觊觎。金谷园的春天已经消逝,美人也已离散,这样的愁绪难以倾诉。徒然思索,当年唐玄宗在沉香亭上承接诏命,倚靠在阑干之处。

逐句剖析

"百花开遍园林":百花在园林中全都开放了,

"又春归也谁为主":如今春天又要归去,这又能由谁来作主呢。

"深黄浅紫":有深黄、浅紫,

"娇红腻白":娇艳的红色、细腻的白色,

"他谁能妒":又有谁能嫉妒它们的艳丽呢。

"似不胜情":它们好像饱含深情,

"醉归花月":在花前月下沉醉而归,

"梦回云雨":又在梦中回到那云雨缭绕之处。

"又丰肌、":花朵又丰满鲜嫩、

"恰被东风摇动":恰好被东风吹拂摇动,

"盈盈底、":那轻盈柔美的样子,

"霓裳舞":就像仙女跳起了霓裳羽衣舞。

"世事纷纷无据":世间的万事纷繁复杂,没有定数。

"与杨花、":就像杨花一样、

"飞来飞去":四处飘飞。

"当年斗大":当年花朵像斗一样大,

"知他多少":不知有多少,

"蜂窥蝶觑":蜜蜂窥探、蝴蝶觊觎。

"金谷春移":金谷园的春天已经消逝,

"玉华人散":美人也已离散,

"此愁难诉":这样的愁绪难以倾诉。

"谩寻思":徒然思索,

# 谩:一作漫。

"承诏沉香亭上":当年唐玄宗在沉香亭上承接诏命,

"倚阑干处":倚靠在阑干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龙吟·百花开遍园林》是南宋词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词。上阕着重描写春天的百花,它们色彩艳丽、姿态动人,然而春天却即将离去,无人作主。下阕由百花联想到世事的纷繁无据,如同杨花般漂泊不定。接着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惋惜和愁绪,最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旧和感慨之情。全词用词精准,语言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文学家、学者

陈著(1214~1297),宋代文学家、学者。字子微,一字谦之,号本堂,晚年自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长期居住在奉化。宝祐进士,历任监饶州商税、芜湖茶馆等职,后因触怒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宋亡后隐居四明山中。其诗文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祖国河山的歌颂。有代表作品《本堂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百花开遍园林,又春归也谁为主”,这句词中“百花开遍”描绘出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春归”点明春天即将结束,“谁为主”则发出疑问,流露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深黄浅紫,娇红腻白,他谁能妒”,细致地描绘了百花的各种颜色,“娇红腻白”突出了花朵的娇艳细腻,“他谁能妒”则强调了百花的美丽无人能及,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似不胜情,醉归花月,梦回云雨”,赋予百花以人的情感,“似不胜情”写出它们饱含深情的样子,“醉归花月”描绘出在花前月下沉醉的情景,“梦回云雨”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又丰肌、恰被东风摇动,盈盈底、霓裳舞”,将花朵拟人化,“丰肌”写出花朵的丰满鲜嫩,“东风摇动”表现出它们在风中的姿态,“盈盈底、霓裳舞”把花朵比作跳霓裳羽衣舞的仙女,形象地描绘出花朵的轻盈柔美。下片:“世事纷纷无据”,由景入情,感慨世事的纷繁复杂,没有定数,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与杨花、飞来飞去”,以杨花飘飞比喻自己的漂泊不定,进一步强化了世事无常的感慨。“当年斗大,知他多少,蜂窥蝶觑”,回忆当年花朵硕大,引得蜜蜂窥探、蝴蝶觊觎,暗示了往昔的繁华和美好。“金谷春移,玉华人散,此愁难诉”,运用金谷园的典故,金谷园曾经是繁华之地,如今春天消逝,美人离散,词人借金谷园的兴衰变迁,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金谷春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玉华人散”则暗示了曾经围绕在身边的美好事物或人都已离散,而“此愁难诉”则表达了词人面对这种变迁时内心的愁绪无法言说的痛苦。“谩寻思,承诏沉香亭上,倚阑干处”,用沉香亭的典故,当年唐玄宗在沉香亭承接诏命,倚靠在阑干之处,与杨贵妃共享繁华,如今却只剩回忆,词人借用这个典故,将往昔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的浪漫、奢华与欢乐进行描绘,与当下自己所处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只剩回忆,借此抒发对世事变迁、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内心难以言说的愁绪。“谩寻思”表现出对往昔繁华的徒然追忆和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卢祖皋《醉梅花》

下一篇:宋·权无染《南歌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