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冻鸟飞灭":云层冻结,飞鸟的身影消失不见,
"春意著林峦":春天的气息悄然附着在山林峰峦之间。
"姮娥何事":嫦娥为何这般,
"醉撼瑞叶落人间":竟摇撼雪花洒落人间。
# 瑞叶:雪花。
"斜入酒楼歌处":雪花斜斜飘入酒楼中歌舞升平之处,
"微褪茅檐烟际":微微染白了茅草屋檐的边缘,在炊烟缭绕处若隐若现,
"窗户漾光寒":窗户上泛着清冷的雪光,透出寒意。
"西帝游何许":西方的神帝游历到何处,
# 西帝:古代称秋天的神。
"翳凤更骖鸾":遮蔽着凤凰车驾,以鸾鸟为骖乘。
"玉楼耸":玉砌的楼阁高耸,
"银海眩":雪海耀眼得令人眩晕,
"倚阑干":独自倚靠栏杆远望。
"渔蓑江上归去":江上渔夫披着蓑衣归家,
"浑胜画图看":这景象比画卷更生动真切。
"三嗅疏枝冷蕊":反复凑近轻嗅梅枝上稀疏的寒蕊,
"索共梅花一笑":执意要与梅花相视一笑,
"相对两无言":人与梅花默然相对,无需言语。
"月影黄昏里":月光在黄昏时分洒落大地,
"清兴绕吴山":清雅的兴致萦绕在吴地的山峦之间。
南宋词人
袁去华(1127?~1177后),南宋词人。字宣卿,奉新(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历任善化、石首知县。袁去华工词,长调气局开阔,小令情致深婉。其词多登高临远、伤春悲秋、别情相思、酒宴唱酬之作,亦有感慨时事、抒发情怀的篇章,雄豪幽畅,慷慨悲凉。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定王台》《水调歌头·雪》。著有《适斋类稿》《宣卿词》。
1. 分段赏析
上阕以“云冻鸟飞灭”开篇,通过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冬日严寒、万物寂寥的景象,“春意著林峦”则暗示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为全词奠定了清冷的基调。“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的神话意象,将雪景拟人化,赋予其浪漫色彩;“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中“斜入酒楼”“微褪茅檐”等细节描写,以动态视角展现雪光映照人间的朦胧美,而“窗户漾光寒”则通过触觉与视觉的结合,强化了冬夜的清寂氛围。“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以瑰丽想象描绘天界景象,让词的表达层次更加丰富深远。下阕转入人事描写,“渔蓑江上归去”以简淡笔墨勾画渔人归家的质朴画面,评价其“浑胜画图看”,凸显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三嗅疏枝冷蕊”通过嗅觉与视觉的联动,将梅花置于特写镜头中,“索共梅花一笑”的拟人手法,传递出作者与自然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相对两无言”则以无声胜有声,深化了孤独而自足的精神境界。结尾“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以景结情,将悠远的月色与绵长的兴致融为一体,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刘黻《十月十三日》
下一篇:宋·黄庭坚《沁园春·把我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