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àn
zhōu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luò
jǐng
qīng
huī
qīng
ráo
nòng
zhǔ
chéng
míng
ài
shuǐ
lín
fàn
róng
bái
shǒu
chuí
diào
wēng
xīn
zhuāng
huàn
shā
xiāng
kàn
xiāng
shí

译文

落日散发着它剩余的光线,轻摇木桨在若耶溪中划船。碧水清清水中的生物多可爱,清溪泛舟是怎样的从容悠闲。白头老翁端坐于岸边垂钓,新妆的少女临水清洗衣衫。彼此对望着好像曾经相识,却只能脉脉相视无缘攀谈。

逐句剖析

"落景余清辉":落日散发着它剩余的光线,

# 落景:落日的光辉。

"轻桡弄溪渚":轻摇木桨在若耶溪中划船。

# 渚:水中的小岛。,桡:一作棹。一作櫂。船桨。

"澄明爱水物":碧水清清水中的生物多可爱,

# 澄明:一作泓澄。水深澄澈。

"临泛何容与":清溪泛舟是怎样的从容悠闲。

# 容与:从容移动,徘徊动荡。

"白首垂钓翁":白头老翁端坐于岸边垂钓,

"新妆浣纱女":新妆的少女临水清洗衣衫。

"相看似相识":彼此对望着好像曾经相识,

# 似:一作未。,相看:一作看看。

"脉脉不得语":却只能脉脉相视无缘攀谈。

# 脉脉:互相凝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耶溪泛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诗作。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泛舟耶溪所见到的景象。首联点明时间是傍晚,落日的余晖洒下清辉,诗人轻摇船桨在溪中的小洲边划行。颔联写出诗人喜爱溪中的水物,在这清澈的水面上泛舟是多么的悠闲自在。颈联描绘了溪边的人物,有白首垂钓的老翁,还有新妆浣纱的少女,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尾联写诗人与这些人物相看似曾相识,但却默默无语,营造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氛围。全诗通过描写耶溪的山水风光和人物活动,运用衬托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诗风清淡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的寒冬,诗人怀揣着入仕的抱负奔赴长安,却无奈求仕之路坎坷,最终只能满心沮丧地告别这座承载梦想的都城,踏上了在江浙一带的漫游之旅。某一天,诗人悠然泛舟于耶溪之上。暮色渐浓之时,溪边的景象映入眼帘:一位老翁正专注垂钓,村女们在一旁浣纱,他们的生活简单质朴,充满自然之趣,处处洋溢着和乐的氛围,好似从未被尘世的烦恼所扰。这般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于是,一首《耶溪泛舟》应运而生,以诗寄情,诉说着那一刻的心灵触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出游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在耶溪上乘舟游玩,余晖映照下,轻桨划动于溪渚。诗人喜爱澄澈溪水中的生物,悠然享受泛舟之乐。同时刻画了溪边白首垂钓的老翁和新妆浣纱的女子,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出游时的悠然自得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描绘了白发苍苍的老翁在夕阳下悠然垂钓,以及新妆的浣纱女在溪边洗衣谈笑的场景。少女们的“欢声笑语”是动态元素,而其目的在于衬托出“山村的幽静安宁”这一静态特征。

3. 分段赏析

开篇“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诗人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一幅绝美画卷。余晖洒下,耶溪之上,渔舟缓缓而行,桨声悠悠,击破水面的平静,余晖在涟漪间跳跃闪烁。江南独有的景致就此铺展:一叶轻舟于溪上自在漂浮,舟中之人悠然划桨,沉醉于这落日余晖下的自然盛景。斜阳映照,溪水仿若蒙着一层薄纱,泛起如梦似幻的光晕,层层细浪被残阳点染,刹那间波光粼粼。金色的夕光,温柔地笼罩着洲渚上的萋萋芳草,以及两岸葱郁的绿野,天边也被晕染出一抹瑰丽的绛红与深邃的深紫,美不胜收。​“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诗人临水泛舟,沉醉于澄澈如镜的溪水之中。溪底,游鱼成群结队,时而相互追逐,时而在水草与细石间穿梭嬉戏,灵动之态尽显。耶溪的水光山色,如磁石般吸引着诗人,令其流连忘返。而江南独有的风土人情,岸边错落有致的渔村竹寨,更让诗人仿若踏入了世外桃源,沉醉不知归路。​“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此句以简洁之语,生动展现出江南生活的宁静祥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身披蓑衣、头戴箬笠,在夕阳下悠然垂钓,那份从容淡定,尽显生活的悠然自得。溪边,身着淡雅新衣的村姑少女们,正笑语盈盈地浣洗衣物,这里曾是西施浣纱之处,如今她们的欢声笑语,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更衬托出山村的静谧安宁,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生活图卷。​末句“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乃是诗人情感的自然迸发。眼前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与诗人孟浩然仕途失意后渴望隐逸的心境高度契合。这份“似相识”,源自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与共鸣,是情感的牵引。然而,与垂钓翁、浣纱女虽心灵相通,却因彼此陌生,只能以眼神交汇,传递那份难以言表的默契与感动,一切尽在不言中。​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呈现出的景色清新明丽,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徐徐展开。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温暖和睦,洋溢着质朴的生活气息。阅读此诗,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悠然舒缓的节奏,诗人的笔触轻盈,为诗作赋予了闲适淡雅、超凡飘逸的独特韵味,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清溪丽景,闲远余情,不欲犯一字绮语自足。

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王孟诗评》

# 《耶溪泛舟》从乡间田园生活中参悟人生哲理,极大地发挥了山水田园诗的妙用。

现代主编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册》

# 高洁。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神似乐府。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赠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