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líng

朝代:唐作者:罗隐浏览量:1
guō
dēng
qiáo
chū
guō
chuán
hóng
lóu
liǔ
nián
nián
jūn
wáng
rěn
píng
chén
zhǐ
léi
táng
shù
tián

译文

进城时要登上桥梁,出城时则乘坐船只,红楼日复一日地矗立,柳树年复一年地青翠。君王却忍心舍弃他平定陈朝的功绩,仅仅换来了雷塘那几亩荒凉的田地作为最终的安息之地。

逐句剖析

"入郭登桥出郭船":进城时要登上桥梁,出城时则乘坐船只,

# 郭:城外围着城的墙。

"红楼日日柳年年":红楼日复一日地矗立,柳树年复一年地青翠。

"君王忍把平陈业":君王却忍心舍弃他平定陈朝的功绩,

"只博雷塘数亩田":仅仅换来了雷塘那几亩荒凉的田地作为最终的安息之地。

# 博:一作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炀帝陵》是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隋炀帝杨广生前繁华与死后凄凉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描绘了隋炀帝生前的显赫与忙碌,进入郭城登上桥,离开郭城乘船出行。次句以红楼的繁华和柳树的长青来象征隋朝的盛世,暗示时间的流逝。第三句表达了对隋炀帝舍弃平定陈朝功业的惋惜。末句讽刺隋炀帝的功业最终只换来雷塘几亩田地的荒凉墓地。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隋炀帝陵墓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描绘了隋炀帝生前的生活场景。“入郭登桥”“出郭船”展现出他日常出行时的排场,“红楼日日”描绘出他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奢华生活,“柳年年”则以柳树的年复一年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表面上是在陈述一种生活状态,实则为下文对隋炀帝的批判埋下伏笔,这种看似平淡的描写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隋炀帝命运的巨大反差。后两句:“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是全诗的核心。“平陈业”点明隋炀帝曾经有过平定陈朝的赫赫战功,展现出他曾经的辉煌与能力。然而,“忍把”一词将诗人对隋炀帝的批判之情推向高潮,指责他怎么忍心将这样的大业弃之不顾。“只博雷塘数亩田”则揭示了隋炀帝最终的悲惨结局,一生的功业换来的却是雷塘边几亩薄田,讽刺意味十足。诗人通过这两句,深刻地批判了隋炀帝的荒淫无道和贪图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忍”字,隐隐将阿糜弑父之罪提出,笔挟风箱,却又深而不露。

清李锳、李兆元《诗法易简录》

# 一气浑成,格调亦琤琤皦皦。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君王忍把平陈业,换取雷塘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秋陇,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言,域于一人之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戎昱《塞下曲》

下一篇:唐·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