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丁宁结夜霜":青女轻声细语,吩咐着夜晚凝结成霜,
# 丁宁:即叮咛嘱咐再三也。,青女:主降霜之神。
"羲和辛苦送朝阳":羲和辛勤奔波,为大地送来灿烂的朝阳。
"丹丘万里无消息":遥远的丹丘之地,万里之外音信全无,
"几对梧桐忆凤凰":孤独的梧桐树下,多少次思念着凤凰的归巢。
# 梧桐:传说凤凰所栖之树。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人诗。诗作以“丹丘”为题,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之名,通过神话与现实的碰撞,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对理想的执着。抒发对人生离散、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故乡的梧桐思念凤凰巢居”这一景象,来抒发自己对远方妻子的深切思念。梧桐与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夫妻或爱情的象征,诗人借此景象将自己的思妻之情寓于其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比喻:诗中的“凤凰”被用作比喻,象征着诗人远方的妻子。这种比喻手法不仅使得诗歌意象更加生动鲜明,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通过“凤凰”这一美好的象征,诗人将自己的思妻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情而真挚。对比: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身处天涯海角的孤寂与故乡梧桐对凤凰旧巢的怀念,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对家的思念和对妻子的眷恋。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而强烈。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中青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常被视为掌管霜雪的女神。这里,“丁宁”(同“叮咛”)一词赋予了青女人性化的情感,仿佛她在细心地吩咐、布置着夜晚的霜冻。这句诗通过青女的形象,描绘了一个清冷而神秘的夜晚,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幽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羲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驾驶日车的神。这里,诗人用“辛苦”一词来形容羲和送朝阳的过程,既展现了日出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息。与首句的青女形成对比,羲和的形象更加积极、向上,但“辛苦”一词也透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艰辛。这两句诗通过青女和羲和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待。第二句中丹丘,常指神仙居住之地,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或远方的亲人所在。诗人用“万里无消息”来形容与丹丘的联系中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理想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触及的无奈。梧桐与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这里,诗人借梧桐对凤凰的思念,隐喻了自己对远方亲人或理想的怀念。梧桐的孤独与对凤凰的期盼,恰如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三、四句诗通过梧桐与凤凰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期盼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与首联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形成了全诗意境的完整与和谐。
上一篇:唐·张祜《杂曲歌辞·雨霖铃》
下一篇:唐·陆龟蒙《华阳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