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ān
yīng
·
·
qīng
míng
jié

朝代:唐作者:薛昭蕴浏览量:2
qīng
míng
jié
qíng
tiān
zhèng
dāng
nián
jiāo
ruǎn
jǐn
lián
qián
xiāng
xiù
bàn
lóng
biān
huā
róng
rén
jìng
shǎng
jìn
shì
xiù
ān
zhū
yāng
xié
gèng
liú
lián
guī
cǎo
yān

译文

清明节,雨后初晴,正是青春得意的好年华。骏马骄健踏着松软春泥,锦饰马鞍闪闪发亮,衣袖半笼着马鞭。百花争艳映人眼,人群簇拥来赏玩,尽是华美鞍鞯配朱鞅。夕阳西下难再留连,归途草色青青伴烟霭。

逐句剖析

"清明节":清明节,

"雨晴天":雨后初晴,

"得意正当年":正是青春得意的好年华。

# 正当年:正当青春年少。,得意:因登科而得意。

"马骄泥软锦连乾":骏马骄健踏着松软春泥,锦饰马鞍闪闪发亮,

# 连乾:又写作“连钱”,马的妆饰物。《晋书·王济传》:“尝乘一马,着连乾鄣泥。”梁元帝《紫骝马》诗:“金络铁连钱。”,泥软:便于马轻驰。

"香袖半笼鞭":衣袖半笼着马鞭。

# 香袖半笼鞭:因袖长而鞭被笼住一截,故言“半笼”。

"花色融":百花争艳映人眼,

# 融:调和。

"人竞赏":人群簇拥来赏玩,

# 竞:一作竟。

"尽是绣鞍朱鞅":尽是华美鞍鞯配朱鞅。

# 绣鞍朱鞅:锦绣的鞍辔,朱红的马鞅。鞅:套在马颈的皮带,用来套车的轭头之类。

"日斜无计更留连":夕阳西下难再留连,

# 留连:即流连。,无计:没办法。

"归路草和烟":归途草色青青伴烟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喜迁莺·清明节》是唐代薛昭蕴创作的词作。全篇上片二十三字,下片二十四字,以科举及第后新科进士的得意情态为核心场景。上片开篇即点出清明时令与登科者的昂扬心绪,继而描绘策马者华服加身、意气风发的形象;下片转写遍地繁花引得众人流连品鉴的盛况,最终收束于进士们游赏归途的喧闹场景。全词语言清丽明快,色彩鲜妍,既摹写出新科进士们清明踏青的实景,又以灼灼花枝暗喻其欢忭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词人

薛昭蕴(?~?),唐代词人。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曾官至侍郎,《花间集》称其为“薛侍郎”。他的词作内容多写闺情宫怨,友情离思以及女道士清冷生涯,间及文人及第得意情景。词风清绮精艳,接近韦庄。《花间集》收其词十九首。王国维辑有《薛侍郎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词牌为《喜迁莺》,也是一首节令诗。诗歌展现了清明节雨后天晴、人们得意骑马赏花的欢乐场景,营造了灼灼花枝的欢忭心境。

2. 分段赏析

这首词生动再现了新科进士游春的欢愉场景。上片写:时值清明,雨霁初晴,风光旖旎。主人公少年及第,正值意气风发之际,恰如“春风得意马蹄疾”(孟郊《登科后》)的写照。文中“正”字精准勾勒出志得意满之态,人物欢欣之情自然流露于节令天气、骏马骄姿与松软泥地之间,可见作者笔力精妙。“香袖半笼鞭”一句,“香”字修饰“袖”,极言衣饰华美。主人公驾乘雕鞍宝马疾驰,锦绣袍袖间马鞭若隐若现,闲适自得之貌跃然纸上。这与李白“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的豪放意态各具风采,皆展露得意的不同侧面。下片聚焦曲江畔的游春盛况:新科进士们骑乘“绣鞍朱鞯”的骏马,竞相观赏缤纷花树。“竞”字修饰“赏”,既显众人争先之态,又暗示参与者众多——“尽是”二字表明这是普遍现象。众人沉醉春色,以至暮霭渐起仍流连忘返,最终“日斜”时分仍“无计”离去。结句以景收束,再次点明“留连”根源:既是对春光的眷恋,亦暗含登科后的志得意满。全词以景语作结,既呼应开篇的良辰美景,又将人物心境与自然景致完美交融。

3. 作品点评

此词以举子及第为题,与作者另两首《喜迁莺》的章法迥异。作品聚焦清明新霁后士子游春场景:云破天青,少年策马芳甸,落英与翠色交织映照,画面澄明如洗。全篇摒弃传统颂圣题材的浮华气韵,汤显祖评点此词“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恰道出其以白描手法呈现的清新格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

明汤显祖《汤显祖批评花间集·卷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夤《放榜日》

下一篇:唐·李白《扶风豪士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