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shǒu
qiáo
liǔ
jīn

朝代:唐作者:薛昭蕴浏览量:1
shǒu
qiáo
liǔ
jīn
fēng
qīng
bǎi
huā
xīn
huì
fēng
lán
qīng
qín
mǎn
biàn
便
tóng
chūn
shuǐ
mǎn
qíng
shēn
hái
jiǔ
bēi
shēn
chǔ
yān
xiāng
yuè
liǎng
chén
chén

译文

在河桥边与友人握手告别,柳树的颜色金黄如金。蜜蜂的触须轻轻触碰着百花的花蕊,如蕙草般的微风、如兰花般的情思,寄托在清雅的琴音之中。心中的情意满满,就如同春天涨满的江水。感情的深厚,就像酒杯一样深。楚地的烟霭和湘水的月色,都显得深沉暗淡。

逐句剖析

"握手河桥柳似金":在河桥边与友人握手告别,柳树的颜色金黄如金。

# 柳似金:谓柳芽初吐,嫩黄如金。

"蜂须轻惹百花心":蜜蜂的触须轻轻触碰着百花的花蕊,

# 百花心:百花的花蕊。花心:花蕊。,蜂须:蜜蜂的触须。

"蕙风兰思寄清琴":如蕙草般的微风、如兰花般的情思,寄托在清雅的琴音之中。

# 寄清琴:将那幽雅的气质、绵绵的情思都寄托于清越的琴声之中。,蕙风兰思:形容分别的美女气质高雅、心思纯洁。蕙:香草名。《离骚》:“岂维纫夫蕙茞。”兰:亦香草。《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意满便同春水满":心中的情意满满,就如同春天涨满的江水。

"情深还似酒杯深":感情的深厚,就像酒杯一样深。

"楚烟湘月两沉沉":楚地的烟霭和湘水的月色,都显得深沉暗淡。

# 沉沉:形容分别时,心事沉重,难舍难离。,楚烟湘月:回忆往日游宴时的意境幽静、凄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为唐代薛昭蕴所作的一首词。全词生动描绘了河桥边的饯别场景:河岸垂柳新芽初绽,仿若黄金缀满枝头,蜂蝶在其间翩跹飞舞;温柔的蕙风拂过,悠扬琴声袅袅传来,处处洋溢着盎然春意。然而,如此明媚春光之下,一对有情人却即将在此分离。彼此间深厚的情意,恰似眼前盈盈春水般漫溢;离别的愁绪与思念,则尽数融入手中的杯盏之中。词的结尾,作者以灵动笔触想象远行人即将奔赴的地方——楚地的云烟、湘江的明月,在朦胧夜色中交织成一片绵渺凄迷之景。此句笔法灵秀自然,行文酣畅淋漓,情感表达既流丽婉转又含蓄深沉。以景作结的手法,让那份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在读者心头久久萦绕,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词人

薛昭蕴(?~?),唐代词人。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曾官至侍郎,《花间集》称其为“薛侍郎”。他的词作内容多写闺情宫怨,友情离思以及女道士清冷生涯,间及文人及第得意情景。词风清绮精艳,接近韦庄。《花间集》收其词十九首。王国维辑有《薛侍郎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描绘了河桥边送别的场景,柳树金黄,蜜蜂轻触百花,主人公将情思寄托于琴音。以春水、酒杯为喻,体现与友人情谊之深厚,结尾营造出深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伤感之意。

2. 写作手法

倒装:“蕙风兰思寄清琴”,“蕙风兰思”与“清琴”的倒装组合,使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先言“蕙风兰思”,给人以一种空灵、优美的意象联想,仿佛微风中弥漫着兰草的情思,而后再接“寄清琴”,则将这种情思与清琴相融合,营造出一种高雅、清幽的意境,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增强了词的意境美。起兴:“蜂须轻惹百花心”一句,先以蜜蜂轻惹百花的景象起兴,同时又将其比作一种轻柔、细腻的情感,委婉地表达出词中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以“春水”和“酒杯”作比,将内心的情意具体化,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满足和情谊的深厚。

3. 分段赏析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开篇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河桥,此时柳树金黄,如同与友人握别时的珍贵情谊。“蜂须轻惹百花心”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美好。“蕙风兰思寄清琴”,则通过琴音传达出美好的情思,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意具象化。把情意比作春水满溢,生动地表现出送别时内心的充实与满足;将情谊比作深深酒杯,形象地体现出情谊的深厚与浓烈。“楚烟湘月两沈沈。”结尾处以楚地的烟雾和湘江的月色沉浸在这份深情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愁绪,使读者深刻感受到送别时的不舍与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浔阳三题·庐山桂》

下一篇:唐·刘禹锡《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