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灯光满帝都":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
# 帝都:指京城。,灯光:一作“灯山”。灯:灯光。
"香车宝辇隘通衢":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 隘通衢:谓拥挤于道路。隘,拥挤堵塞。自注:一作向。,香车宝辇: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身闲不睹中兴盛":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
"羞逐乡人赛紫姑":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厕神紫姑。
#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神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以节日感怀为题材的诗。诗中介绍了诗人在正月十五听闻京城有热闹花灯却无法前往观赏的情境。体现了诗人因闲居而未能目睹京城昌盛的遗憾,表达出诗人对自身无所作为的羞愧之情,以及渴望为国家效力、不愿虚度光阴的殷切心情。
2. 写作手法
想象:“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诗人通过想象,生动地描绘出京城元宵夜热闹非凡的灯会场景,让读者如临其境,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对比:“身闲不睹中兴盛”与“羞逐乡人赛紫姑”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因无法参与盛事而感到的无奈与羞愧。借代:“香车宝盖”借代贵族与富人的车马,展现了帝都的奢华与热闹。
3. 分段赏析
“月色灯光满帝都”,此句聚焦于京城元宵夜的璀璨灯景。元宵佳节,明月宛如玉盘,高悬于浩瀚夜空,皎洁月光如银纱般倾洒大地。与此同时,五彩斑斓、各具巧思的花灯,星罗棋布地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眺望,那连绵不绝的花灯恰似蜿蜒游动的长龙;身处其中,又仿佛置身于灯的汪洋。“月色灯光”巧妙点出“正月十五夜”这一特殊时间,“帝都”则精准扣住“京师”,一个“满”字,生动勾勒出京城节日夜晚的绚烂多姿,使整座城市沉浸在流光溢彩的氛围之中。“香车宝辇隘通衢”,笔触由灯景转向观灯之人。元宵之夜,宛如一场盛大的狂欢,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只为尽情领略这节日的欢乐。寻常百姓或是阖家出动,或是与亲朋好友结伴而行,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形成一道道热闹非凡的流动风景。而那些达官显贵,乘坐着装饰华美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如长龙般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辆行过之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馥郁的香气,仿佛连风都染上了节日的欢愉。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诗句陡然从之前的想象之境回归现实。尽管元宵灯会绚丽夺目、热闹喧嚣,但对于心怀别样感慨的诗人而言,这般热闹场景反而更添愁绪。李商隐创作此诗时正赋闲在家,故而这后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未能亲眼目睹京城繁华昌盛的遗憾,以及羞于与乡人一同参与迎紫姑赛会的心境,更深刻地流露出他因“身闲”而无法为国家效力的深深自责与遗憾。
# 殊无佳处。
清纪昀《抄诗或问》
# 赛紫姑,问吉凶也。身既废弃,有何吉凶可问?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不为误灯期,悲身闲也。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上一篇:唐·许浑《金陵怀古》
下一篇:唐·陈子昂《度荆门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