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皇城中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
# 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天街:京城街道。
"草色遥看近却无":远远望去有一片青草之色,可近看却又看不出什么。
"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中最美好的春色就在这早春了,
# 处:时。,最是:正是。
"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暮春之景。
# 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绝胜:远远胜过。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诗歌描绘了长安街上小雨如酥滋润大地,草色远看隐约存在、近看却似虚无的早春独特景致,展现出早春的清新与生机。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这正是一年中春光最美的时候,远远胜过皇城柳绿如烟的晚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天街小雨润如酥”,将小雨比作酥油,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滋润、细密、顺滑的特点。虚实相生:“草色遥看近却无”,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无,从远与近的视角描绘春草,呈现出似有若无的朦胧之美,实写眼前之景,又营造出虚幻意境。对比:以“烟柳满皇都”的晚春景色与早春景色对比,突出早春景色的珍贵美妙,强化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直抒胸臆:“最是一年春好处”,用“最”字直接表达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赞美,凸显喜悦心情。
3. 分段赏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题点明时间为“早春”,开篇便写了一场小雨,诗人形容它是“润如酥”,用酥油来形容雨,那种滋润、顺滑、细密的感觉便呼之欲出了。接下来写春草初萌时,这一道若有若无的青色痕迹,充满了清新、恬淡的美感,同时还呼应了上句,呈现出了似真似幻的朦胧之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个“最”字,正是诗人喜悦心情的绝佳写照。“烟柳满皇都”是晚春的景色,诗人用它来与早春对比,认为到了暮春时节,处处花红柳绿,反而不像严冬方尽、春回大地时淡淡的草色那样令人欣喜、惹人怜爱了。通过这样的对比,更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珍贵和美妙。诗歌整体写作特色:这首诗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刻画细腻,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全诗风格清新自然,几近口语,但看似平淡的背后,却凝聚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别出心裁的巧思,从而造就了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一种艺术化的景致。
4. 作品点评
这是一首赠予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七言绝句,诗中勾勒出长安初春小雨的迷人景致。张籍在同辈中排行十八,因而被称作张十八。此诗风格清新自然,表面质朴无华,实则蕴藏着无尽美感与意趣。韩愈曾言“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可见这般平淡之境,得来殊为不易。在这首小诗里,诗人仅以简约文字,围绕常见的“小雨”与“草色”着笔,便绘就早春独有的风光。其描绘细腻入微,遣词造句精妙,构思别具匠心,予人以早春时节温润、舒爽且清新的美好感受。
# 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照工甚。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胜于烟柳全盛时也。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天街小雨润如酥,······”此退之《早春》诗也。“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 “天街小雨润如酥······”此韩诗也。荆公早年悟其机轴,平生绝句实得于此。虽殊欠骨力,而流丽闲婉,自成一家,宜乎足以名世。其后学荆公而不至者为“四灵”,又其后卑浅者落“江湖”,风斯下矣。
宋刘埙《隐居通议》
# 景绝妙,写得也绝妙。
清朱彝尊《批韩诗》
# “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胜于烟柳全盛时也。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草色”七字,春草传神。
菊池纯《增评韩苏诗钞》
下一篇:唐·孟浩然《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