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
·
·
shù
huái
怀

朝代:元作者:王处一浏览量:3
fēng
kuáng
zhēn
jiǔ
bǎi
huò
dàng
qián
kūn
shuǎng
yóu
xián
zhǎi
dào
tōng
róng
fēi
yǒu
jìng
tiān
qīng
cùn
qīng
qīng
wǎn
yún
shōu
qiū
yuè
bái
wàn
xiàng
cān
luó
càn
càn
liú
qīng
xiū
dào
dōng
móu
miào
yòng
xuán
zhēn
cháng

译文

我性格狂放,真有九百倍的狂放。开阔的天地,清爽的气息我还嫌狭窄。大道是通融的,不存在阻隔。大地宁静,天空清朗,每走一步都轻松自在。傍晚的云彩消散了,秋天的月亮洁白明亮。世间万物错落交织,闪耀着清澈的光芒。不要说东牟没有修道之人。我巧妙地运用玄机,真切地获得了真常之道。

逐句剖析

"我风狂":我性格狂放,

"真九百":真有九百倍的狂放。

"豁荡乾坤":开阔的天地,

"爽气犹嫌窄":清爽的气息我还嫌狭窄。

"大道通融非有隔":大道是通融的,不存在阻隔。

"地静天清":大地宁静,天空清朗,

"寸步轻轻蓦":每走一步都轻松自在。

"晚云收":傍晚的云彩消散了,

"秋月白":秋天的月亮洁白明亮。

"万象参罗":世间万物错落交织,

"灿灿流清色":闪耀着清澈的光芒。

"休道东牟无羽客":不要说东牟没有修道之人。

"妙用玄机":我巧妙地运用玄机,

"得得真常得":真切地获得了真常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苏幕遮·述怀》是金代道士王处一创作的一首词。作品以狂放自述开篇,展现词人率真疏狂、向往自由的个性,“豁荡乾坤”等句运用夸张手法,凸显其心境的广阔。上阕强调领悟大道后,天地澄澈、无碍无隔的心灵境界。下阕描绘晚云消散、秋月皎洁、万象明净的自然景象,营造出悠远的意境。词中“羽客”、“妙用玄机”、“真常”等用语,含蓄表达了对修道生活的自信与对返璞归真、与道合一的境界的追求。全词语言奔放不失清丽,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全真道嵛山派创始人

王处一(1142?~1217),金代道士。字玉阳,号全阳子、华阳子、玉阳子、莲峰逸士,世称玉阳真人,宁海东牟(今山东烟台牟平区)人。跟从王重阳学道,长期隐居昆嵛山烟霞洞修道。后又隐居文登县铁查山云光洞修道,山多砺石荆棘,赤脚往来其中,常临危崖跷足而立,数日不动,故世号“铁脚仙人”。曾应诏赴阙主持醮事,受金章宗召见。蒙古至元六年追赠“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处一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也是全真道嵛山派创始人。著有《西岳华山志》《清真集》,阐述其清静无为、悟真返朴、修炼内丹、养性长生的道教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我风狂,真九百”,开篇直抒胸臆,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的自我形象。“风狂”并非癫狂,而是不拘世俗的洒脱;“真九百”强调内心的真诚与纯粹,奠定了全词率真的基调。“豁荡乾坤,爽气犹嫌窄”,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心境的开阔,“豁荡乾坤”展现出容纳天地的气度,却仍觉“爽气犹嫌窄”,进一步凸显其超越凡俗的胸怀。“大道通融非有隔。地静天清,寸步轻轻蓦”,转入对大道的感悟,“大道通融”写出真理无界、万物相融的境界;“地静天清”描绘出宁静清朗的天地景象,“寸步轻轻蓦”则体现出在这种境界中行走的轻盈自在,仿佛与天地相融,毫无滞涩。下片“晚云收,秋月白”,描绘了一幅清朗的秋夜图。晚霞消散,秋月皎洁,色彩鲜明,画面宁静而开阔,为下文抒发感悟营造了清幽的氛围。“万象参罗,灿灿流清色”,写天地间万物罗列,在月光下焕发出璀璨的清辉,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暗示着万物在大道中各得其所、闪耀本真的光彩。“休道东牟无羽客。妙用玄机,得得真常得”,回应前文的自我形象,“羽客”常指修仙学道之人,此处是作者自指,直言东牟之地有自己这样领悟大道的人;“妙用玄机”写出对道的精妙运用,“得得真常得”则强调对永恒真理的坚守与获得,语气坚定,充满自信,收束全篇,凸显了对大道的深刻体悟与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刘因《临江仙 贺廉侯举次儿子》

下一篇:元·刘敏中《木兰花慢 元夕后小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