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o
ér
shī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gǔn
shī
jiāo
ér
měi
xiù
nǎi
wén
bǎo
wèi
zhōu
zuì
zhī
liù
suì
zhī
míng
xìng
yǎn
shì
jiāo
péng
kuī
guān
wèi
shì
dān
xué
qián
cháo
shàng
mào
liú
pǐn
fāng
rán
shén
xiān
姿
ěr
yàn
ān
xiāng
wèi
wèi
shuāi
xiǔ
zhì
qīng
chūn
yán
yuè
péng
hún
shēng
zhí
rào
táng
chuān
穿
lín
fèi
ruò
jīn
dǐng
mén
yǒu
zhǎng
zhě
lái
zào
qǐng
xiān
chū
qián
wèn
suǒ
hán
xià
shí
guī
lái
xué
miàn
wéi
bài
bǐng
huò
xuè
zhāng
fēi
huò
xiào
dèng
ài
chī
háo
yīng
máo
měng
jié
qīng
yún
dāng
zǒu
táng
xué
cān
jūn
àn
shēng
huàn
cāng
yòu
shā
dēng
páng
shǒu
yǎng
biān
juàn
zhū
wǎng
shǒu
yǐn
huā
zhēng
jiá
dié
qīng
wèi
xiè
liǔ
jiē
qián
féng
ā
liù
jiǎ
shū
shī
níng
zǒu
nòng
xiāng
lián
tuō
jīn
bào
chí
duō
fǎn
wēi
gōng
qiān
chuāng
wǎng
tuò
shì
qín
yǒu
shí
kàn
lín
shū
tǐng
dòng
jǐn
qǐng
cái
zhóu
qǐng
shū
chūn
shèng
chūn
shèng
chūn
jiāo
xié
juǎn
jiān
xīn
guò
hào
shū
kěn
zhù
shù
qiáo
cuì
shí
ròu
wèi
zǎo
shī
ér
shèn
xué
shū
qiú
jiǎ
ráng
zhāng
liáng
huáng
shí
shù
biàn
便
wéi
wáng
shī
jiǎ
gèng
xiān
kuàng
jīn
西
běi
qiāng
róng
zhèng
kuáng
bèi
zhū
shè
liǎng
wèi
chéng
jiāng
yǎng
ér
dāng
chéng
tàn
chú
xué
dāng
wéi
wàn
hóu
shǒu
jīng
zhì

译文

衮师啊,我最宠爱的孩子,你的美丽清秀是无人能比的。想你还未满周岁尚裹在绣花的包被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六”与“七”等数字。四岁的时候认识自己的姓名,不再眼馋梨栗。我交的朋友常常暗地观察,说你就像丹穴山的凤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喜好品评仪容风度,若你生于前朝,品性风流将会被评价为第一流。朋友说你要不就是神仙般的风姿,要不就是燕颌鹤步的王侯贵骨。哪能这样说呢?不过就是安慰我这把老骨头罢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衮师和小伙伴一起结伴游玩,不区分舅甥叔侄。孩子们绕过厅堂,穿过树林,吵吵闹闹像开了锅一样。长辈客人登门,衮师争先出门迎接。客人上前询问衮师想要什么,他却含着意愿不说实话。送客后,衮师冲进门来,拿起父亲的手板,学着客人的模样破门而入。不是嘲笑客人长得像张飞那样黑,就是打趣客人像邓艾一样口吃。他有时模仿高耸的雄鹰,有时模仿耸动的骏马,有时折断竹子当马骑,一路横冲直撞。忽然又模仿起了参军戏,扮演参军,效仿参军的声音叫唤苍鹘。又走到纱灯的旁边,学着大人的模样深夜叩头礼佛。举起鞭子牵取蛛网,低下头喝花蜜。扑蝶,以柳絮为戏,动作轻快。在台阶前遇到姐姐,跟她比赛六甲却总是输。硬是跑过去翻弄她的镜匣,拔掉镜匣上的铜铰链。姐姐抱他离开,他挣扎反抗倒在地上不肯起来,即使对他发火,也不能约束他。弯腰拉住窗户上的窗纱擦抹,吐唾沫擦琴,让琴如新。有的时候看父亲临写碑帖,直直地站着膝盖都不动一下。请求用古锦裁剪书衣,卷书用的玉轴也想讨过去。要父亲写春胜,知道立春的日子最适合祝春好的吉语。斜卷的纸张像芭蕉未展,低传过来的笔像未开的辛夷花。父亲从前喜欢读书,刻骨著述作诗。如今面容憔悴接近四十,身上没有肉特别害怕蚤虱叮咬。你千万不要学父亲,读书以求应试做官。司马穰苴的兵法,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太公兵法》。学习这些可以成为帝王之师,不需要依靠儒家琐碎的经义知识。何况如今的西北地区,羌戎正在叛乱。征伐和安抚都毫无作用,一直将就下去恐怕会成为难以治愈的痼疾。衮师你要快快长大啊,只有入虎穴才能得虎子。你应当以军功封侯,不要死守着一部经书!

逐句剖析

"衮师我骄儿":衮师啊,我最宠爱的孩子,

# 骄儿:宠爱的男孩。,衮师:作者的儿翻的名字,大约生于会昌六年(年),此时约四岁。

"美秀乃无匹":你的美丽清秀是无人能比的。

# 无匹:无比。

"文葆未周晬":想你还未满周岁尚裹在绣花的包被的时候,

# 晬:周岁。,文葆:包裹婴儿有的知花小被。葆同“褓”。

"固已知六七":就已经认识“六”与“七”等数字。

# 知六七:知道六、七的数目。

"四岁知名姓":四岁的时候认识自己的姓名,

"眼不视梨栗":不再眼馋梨栗。

# 眼不视梨栗:这句反用了陶潜《责子》诗“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之意,说他和一般儿童不一样,不热心于食物。

"交朋颇窥观":我交的朋友常常暗地观察,

# 窥观:从旁暗自观察。,交朋:“交朋”两句:说明友人都注重观察衮师,预言他将是人中龙凤。窥观,从旁暗自观察。丹穴物,指凤凰。《山海经》说丹穴山上有凤凰。这里比喻衮师。

"谓是丹穴物":说你就像丹穴山的凤凰。

# 丹穴物:指凤凰。这里比喻衮师。

"前朝尚器貌":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喜好品评仪容风度,

# 前朝:指魏晋南北朝。

"流品方第一":若你生于前朝,品性风流将会被评价为第一流。

# 方:比。此言魏晋南北朝人很看重仪表风度。如果衮师生在当时,定会评比为第一流。

"不然神仙姿":朋友说你要不就是神仙般的风姿,

# 不然:“不然”二句:“不然……不尔……”类似“要么是……要么是……”燕鹤骨,燕鹤骨相。燕颔鹤步,王侯之骨相。

"不尔燕鹤骨":要不就是燕颌鹤步的王侯贵骨。

# 燕鹤骨:贵人相。

"安得此相谓":哪能这样说呢?

"欲慰衰朽质":不过就是安慰我这把老骨头罢了。

"青春妍和月":在阳光明媚的春天,

# 青春妍和月:“青春”二句:描写明媚和煦的春光里,衮师同甥侄辈一起愉快地玩耍。妍和月:温暖的季节。浑甥侄:辈份乱了。

"朋戏浑甥侄":衮师和小伙伴一起结伴游玩,不区分舅甥叔侄。

# 浑甥侄:辈份乱了。

"绕堂复穿林":孩子们绕过厅堂,穿过树林,

"沸若金鼎溢":吵吵闹闹像开了锅一样。

"门有长者来":长辈客人登门,

"造次请先出":衮师争先出门迎接。

# 造次:匆忙间不顾礼节。

"客前问所须":客人上前询问衮师想要什么,

# 问所须:问他想要什么。

"含意下吐实":他却含着意愿不说实话。

"归来学客面":送客后,衮师冲进门来,

"闱败秉爷笏":拿起父亲的手板,学着客人的模样破门而入。

#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拿的手板,用以记事。,闱:开门。

"或谑张飞胡":不是嘲笑客人长得像张飞那样黑,

"或笑邓艾吃":就是打趣客人像邓艾一样口吃。

# 邓艾:名范,字士则。魏司马懿辟为掾,累迁征西将军。伐蜀,蜀平,进位太尉。为卫瓘所害。《世说新语·言语》:“邓艾蔻驰,语称艾艾。”

"豪鹰毛崱屴":他有时模仿高耸的雄鹰,

# 崱屴:高耸的样子。

"猛马气佶傈":有时模仿耸动的骏马,

# 佶傈:健壮。

"截得青筼筜":有时折断竹子当马骑,

# 筼筜:竹子。

"骑走恣唐突":一路横冲直撞。

# 唐突:横冲直撞。

"忽复学参军":忽然又模仿起了参军戏,扮演参军,

# 参军:唐代参军戏中的主角。

"按声唤苍鹘":效仿参军的声音叫唤苍鹘。

# 苍鹘:唐代参军戏中的配角,为穿破衣的仆从。,按声:效仿参军的声音。

"又复纱灯旁":又走到纱灯的旁边,

"稽首礼夜佛":学着大人的模样深夜叩头礼佛。

# 稽首:叩拜。

"仰鞭罥蛛网":举起鞭子牵取蛛网,

# 罥:挂。

"俯首饮花蜜":低下头喝花蜜。

"欲争蛱蝶轻":扑蝶,

# 争:比。

"未谢柳絮疾":以柳絮为戏,动作轻快。

# 谢:让。

"阶前逢阿姊":在台阶前遇到姐姐,

"六甲颇输失":跟她比赛六甲却总是输。

# 六甲:以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谓之“六甲”。《汉书·食货志》:“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此句意谓衮师与阿姊赛诵或赛书六甲而输失。

"凝走弄香奁":硬是跑过去翻弄她的镜匣,

# 凝走:硬是跑过去。

"拔脱金屈戌":拔掉镜匣上的铜铰链。

# 金屈戌:梳妆匣上的铜扣环。

"抱持多反侧":姐姐抱他离开,他挣扎反抗倒在地上不肯起来,

# 抱持多反侧:“抱持”四句:别人抱他离开,他挣扎反抗。大人发火他也不怕。用力拉住窗子,用唾沫去擦琴上的漆。

"威怒不可律":即使对他发火,也不能约束他。

"曲躬牵窗网":弯腰拉住窗户上的窗纱擦抹,

# 曲躬:弯腰。

"衉唾拭琴漆":吐唾沫擦琴,让琴如新。

# 衉唾:吐唾液。

"有时看临书":有的时候看父亲临写碑帖,

# 临书:临摹书法。李商隐能书法,字体似《黄庭经》。

"挺立不动膝":直直地站着膝盖都不动一下。

"古锦请裁衣":请求用古锦裁剪书衣,

# 裁衣:裁制书套。,古锦:“古锦”两句:写他喜欢书卷。见到古锦就请求允许他裁剪书衣,看到卷书用的玉轴也要索讨。

"玉轴亦欲乞":卷书用的玉轴也想讨过去。

# 玉轴:唐代书多卷子装,卷轴两端镶嵌玉石、象牙。

"请爷书春胜":要父亲写春胜,

# 春胜:古时在立春这一天,士大夫家里剪彩绸作成小幡,上写“宜春”二字,挂在花枝上,叫作春胜。,爷:父亲。此对着儿子自称。

"春胜宜春日":知道立春的日子最适合祝春好的吉语。

# 春胜:古时在立春这一天,士大夫家里剪彩绸作成小幡,上写“宜春”二字,挂在花枝上,叫作春胜。

"芭蕉斜卷笺":斜卷的纸张像芭蕉未展,

"辛夷低过笔":低传过来的笔像未开的辛夷花。

# 低过:低传。因孩子矮小,所以说“低过笔”。,辛夷:其花又名木笔花,含苞未放时形似毛笔头。

"爷昔好读书":父亲从前喜欢读书,

# 爷:父亲。此对着儿子自称。

"恳苦自著述":刻骨著述作诗。

"憔悴欲四十":如今面容憔悴接近四十,

"无肉畏蚤虱":身上没有肉特别害怕蚤虱叮咬。

"儿慎勿学爷":你千万不要学父亲,

"读书求甲乙":读书以求应试做官。

# 甲乙:唐朝科举制度,录取进士分为甲、乙两第,明经科则分甲乙丙丁四等。

"穰苴司马法":司马穰苴的兵法,

# 穰苴司马法:穰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将,喜欢研究兵法。因他曾任大司马,通称为司马穰苴。齐威王命人整理古代司马兵法,把穰苴兵法也附在其中,称为司马穰苴兵法,简称司马法。

"张良黄石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太公兵法》。

# 张良黄石术:《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年轻时曾在下邳桥上遇到一位老人(即黄石公),送他一部《太公兵法》,并且对他说:“你读了这部书,便可以作帝王之师了。”

"便为帝王师":学习这些可以成为帝王之师,

"不假更纤悉":不需要依靠儒家琐碎的经义知识。

# 纤悉:细微,这里指繁琐的儒家经书及其注释。,假:一作“暇”。依靠,凭借。

"况今西与北":何况如今的西北地区,

"羌戎正狂悖":羌戎正在叛乱。

# 狂悖:胡作非为。悖:叛逆。,羌戎:指党项、回纥及吐蕃贵族。

"诛赦两未成":征伐和安抚都毫无作用,

"将养如痼疾":一直将就下去恐怕会成为难以治愈的痼疾。

# 痼疾:久治不愈的病症。,将养:将就,调养。

"儿当速成大":衮师你要快快长大啊,

"探雏入虎穴":只有入虎穴才能得虎子。

# 雏:此指小老虎。这句暗用汉代名将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意,希望衮师长大为国安边。

"当为万户侯":你应当以军功封侯,

"勿守一经帙":不要死守着一部经书!

# 一经帙:经即儒家的经典。经:儒家的经典。帙:一作“帙”。书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骄儿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为爱子李衮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开篇“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定调,以“美秀”双关外貌与才智,并反用陶渊明《责子诗》典故,以“丹穴物”“神仙姿”等意象赞其超凡气质。第二段通过动作细节刻画儿童的天真烂漫。如“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写其灵动,“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绘其顽皮,语言鲜活如画。第三段由儿及己,抒发身世之叹与家国之虑。诗人自嘲“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暗讽小人攻讦;末段劝子弃经学兵法,呼应晚唐边患,凸显忧国情怀。全诗以父爱为底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骄儿的天真烂漫,同时融入诗人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感慨与对家国时局的忧思。诗中既展现儿童生活的鲜活场景,又暗含对科举仕途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骄儿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时年李商隐年近四十岁。诗人自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后,因卷入党争与政治倾轧,仕途困顿,长期沉沦于县尉、府曹等卑职,生活潦倒。尽管儿子衮师天真烂漫、聪慧灵动,但李商隐目睹自身“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的窘境,深感宦海浮沉的无奈,既为儿子的无忧无虑感到欣慰,又担忧其未来重蹈自己“读书求甲乙”的覆辙,融合了诗人对身世沉沦的感慨与对儿子未来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儿童题材诗​​。全诗以父亲的视角展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分三部分描绘了骄儿的聪慧形象与天真烂漫。展现了将慈父之爱、身世之悲、忧国之情融为一体,结尾“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的呐喊,既显恳切又含悲怆。

2. 写作手法

双关:“无肉畏蚤虱”表面写消瘦,实则暗指遭小人攻讦,诙谐中透出辛酸。白描:“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诗人以简练笔触捕捉儿童瞬间动态,刻画衮师模仿父亲临帖的稚态,“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再现其与姐姐嬉戏的顽皮。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衮师我骄儿……欲慰衰朽质。”诗歌开篇以“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总括爱子形象,“美”侧重外在风姿,“秀”强调内在灵秀。后文通过反用陶渊明《责子诗》的典故(“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以“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凸显衮师的聪慧早熟。诗中转述亲友对衮师“丹穴物”“神仙姿”的夸赞,表面是应酬之语,实则暗含诗人对儿子的激赏,甚至以“不自信,正是自矜”的幽默口吻,流露对自身蹉跎境遇的自嘲。第二段:“青春妍和月……辛夷低过笔”此段以白描手法捕捉儿童嬉戏的瞬间,展现衮师活泼顽皮的性格。如“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描绘喧闹场景,“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以灵动比喻刻画其轻捷姿态。诗中穿插“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等细节,既表现孩童争强好胜的稚气,又暗含“骄”字的双重意蕴——既指宠溺下的任性,亦透出父亲的纵容。以“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暗喻孩童对文学的天然亲近,呼应末段对读书的反思。第三段:“爷昔好读书……勿守一经帙!”诗人由骄儿联想到自身坎坷:勤苦著述却“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以“蚤虱”双关小人攻讦与自身困顿。继而告诫儿子勿重蹈覆辙,提出“学兵法、立军功”的务实主张,并借“羌戎狂悖”的时局,抒发对家国命运的忧思。末句“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将个人悲剧升华为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从“自伤身世”到“告诫子孙”,最终落脚“家国之痛”,情感层次丰富。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的《骄儿诗》是一首融合父爱深情与社会忧思的独特诗作。全诗以白描笔法勾勒骄儿衮师天真烂漫的形象,又以深沉感慨投射诗人身世沉沦的悲愤,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白乐天晚极喜李义山诗文,尝谓我死得为尔子足矣。义山生子,遂以“白老”字之,既长,略无文性。温庭筠尝戏之曰:“以尔为乐天后身,不亦忝乎?”然义山有“衮师我娇儿,美秀乃无匹”之句,其誉之亦不减韩退之。

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

# 通篇俚而能雅,曲尽儿态。借结处迂缠不已,反不如玉川《寄孙》篇以一两语谑送为斩截耳。

明胡震亨《唐音戊签》

# 若无此段(按指“爷昔好读书”以下),诗便无谓。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此拟左思《娇女诗》而作,虽不及其曲雅,颇有新颖之句。然胸中先有一段感慨方作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姚培谦曰:起手夸其美秀之出群。“青春岍和月”以下,正叙其恃爱作骄之态,写得纤悉如画、末以功名跨灶期之,通首以此为出路也,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田兰芳曰:不减《娇女诗》。写得色色可人,不知因儿有诗,抑借发诗兴?冯浩曰:全仿左太冲《娇女诗》,而后幅缀以感慨。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 本太冲《娇女》而拓之,平山出路之说可味。太冲诗以竟住为高,若按谱填腔,纵神肖亦归窝臼,所以必别寻出路,方不虚此一作。且古人之言简,故可言外见意;既拓为长篇,而中无主峰,末无结穴,则游骑无归,或刺之不休,或随处可住,其为诗也可知矣。凡长篇皆须解此意。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纪昀曰:借“请爷出春胜”四语,递入“爷昔读书”,引起结束一段,有神无迹。

清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

# 学左思。然儿不如女,诗不能佳。

近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司空图《春山》

下一篇:唐·李白《白胡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