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èr
xiōng
shǔ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浏览量:2
guān
shān
huā
liǔ
wáng
chéng
zhōng
fēn
shǒu
xiāng
lián
shēng

译文

在这关山之中是游子远行的道路,而长安城里却是花柳繁茂、一片繁华。就在这里我们一旦分手作别,彼此相互注视,心中满是怜惜却默默无言。

逐句剖析

"关山客子路":在这关山之中是游子远行的道路,

# 客子:旅居异地的人,这里指二兄。,关山:这里指入蜀的关隘山川。

"花柳帝王城":而长安城里却是花柳繁茂、一片繁华。

# 帝王城:指长安,自汉至唐,不少帝王建都于此。,花柳:古指游赏之地,这里形容繁华。

"此中一分手":就在这里我们一旦分手作别,

"相顾怜无声":彼此相互注视,心中满是怜惜却默默无言。

# 怜:关切同情。,相顾:相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二兄入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五言绝句。诗中开篇以“关山客子路”暗喻入蜀路途艰险,寄寓对兄长的关切与叮嘱;再借“花柳帝王城”描绘京都繁华,与蜀道的艰难孤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旅途艰辛。末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细腻刻画兄弟临别时默默相对、眷恋不舍的场景。全诗画面简洁,却通过虚实相生、今昔对照的手法,在寥寥数语间,将兄弟情深、惜别之意与对兄长入蜀的担忧之情,尽数传达,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二兄入蜀》由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但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卢照邻与二兄在都城长安共同游历、相伴一段时间后,二兄将启程入蜀。出于对兄长远行的牵挂与不舍,卢照邻在送别之际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也是一首送别题材诗。介绍了兄长入蜀的艰难路途,表达了诗人对兄长旅途安危的担忧,以及兄弟之间深厚的眷恋不舍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将友人即将前往的蜀地艰难路途“关山客子路”与眼前长安的繁华美景“花柳帝王城”进行对比,突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也在对比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担忧以及对长安生活的留恋。对偶:“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手法。“关山”对“花柳”,均为名词,且是偏正结构,山与柳为中心语,关与花分别修饰山和柳;“客子”对“帝王”,也是名词相对,“客子”指游子,“帝王”指君主,在结构上也较为工整;“路”对“城”,同为名词。这两句诗对仗较为工整,通过对偶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蜀道的艰险与长安的繁华之间的对比。细节描写:“相顾怜无声”一句,“相顾”细致描摹出兄弟二人临别时,目光交汇、深情凝望的模样,无声的对视里藏着千言万语;“怜”字则直白又深刻地展现出二人相互怜惜、不舍的深厚情感;“无声”更是将离别时的悲伤渲染到极致,没有痛哭流涕,没有豪言壮语,却在静默中传递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悲怆,将兄弟间的真挚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倒装:“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诗中先写“关山客子路”,后写“花柳帝王城”,将二者顺序颠倒,突出了兄弟即将面临的旅途险阻,再以“花柳帝王城”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更强烈地烘托出对兄弟此行的担忧与牵挂之情,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关山客子路”,诗人向即将入蜀的兄长点明前路境况。古时从长安入蜀,必经秦岭太白山、青泥岭,穿越剑门关等险峻栈道。卢照邻以“关山”二字,高度凝练蜀道上的重重险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兄长安危的深切担忧,短短五字饱含深情,令人动容。次句“花柳帝王城”,诗人将视角拉回送别的起点——长安。此时的长安柳绿花红,一派繁华盛景。此句在结构上实为首句倒装,从情感表达来看,与首句形成“扬”的态势,巧妙打破悲伤基调,避免情感陷入过度压抑。而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以长安的繁华似锦,反衬兄长即将面对的蜀道孤寂,寥寥数语,便让那份对兄长的牵挂之情愈发深沉厚重。诗的末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堪称神来之笔,捕捉住兄弟分别瞬间的动人画面,将惜别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相顾”二字,精准描绘出兄弟间饱含深情的目光交汇;一个“怜”字,倾泻出二人心中浓烈的不舍与关爱;“无声”二字,更是道尽离别时难以言说的悲痛,与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不谋而合,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仅四句,却极具匠心。诗人由远及近刻画心灵,巧妙节制情感,精心营造高潮。前两句对偶中暗含对比,形式与内涵兼具。正因如此,全诗情感真挚浓烈、跌宕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与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前两句,就修辞手法来说,既是对偶,又是对比,也是映衬。用眼前繁华的场景,反衬旅途的凄凉,用字不多,给人的印象特别强烈。后两句,真挚感人,表现了他们弟兄之间的深厚的骨肉情谊。

现代甘肃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尹贤《唐诗绝句选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耿湋《送李端》

下一篇:唐·白居易《紫阳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