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自北燕":有一只鸟从北方的燕地,
# 北燕:周代诸侯国名,唐属幽州,在今河北蓟县一带。作者幽州范阳人,故白云来自北燕。
"飞来向西蜀":展翅飞向了西蜀。
# 西蜀:指今四川省。
"单栖剑门上":它独自栖息在剑门关上,
# 剑门:又名梁山,在四川北部,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形似剑门。
"独舞岷山足":孤单地在岷山脚下舞动。
# 岷山:在四川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支流白龙江发源地。
"昂藏多古貌":它气宇不凡,有着古朴的姿容,
# 昂藏:气度轩昂。
"哀怨有新曲":鸣声哀怨,仿佛是新编的曲调。
"群凤从之游":一群凤凰与它结伴同游,
"问之何所欲":问它有什么愿望。
"答言寒乡子":它回答说它本是北方寒地的鸟儿,
# 寒乡:北方寒冷之地。《诗经·豳风·七月》疏:“寒乡率早寒,北方是也;热乡率晚寒,南方是也。”作者北人,故自称“寒乡子”。
"飘飖万余里":漂泊飞行了万余里。
"不息恶木枝":不停息在恶树的枝丫,
# 不息恶木枝:“不息”二句:陆机《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枝,《文选》李善注:“《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人同处!”盗泉,故址在今山东泗水东北。《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不饮盗泉水":不饮用盗泉的水。
"常思稻粱遇":常常思索能遇到提供稻粱的机遇,
# 稻粱:稻和粱。喻俸禄。
"愿栖梧桐树":希望能栖息在梧桐树。
# 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智者不我邀":聪慧的人不邀请我,
"愚夫余不顾":愚笨的人我不屑理会。
"所以成独立":因此我才独自飘零,
"耿耿岁云暮":心中不安,一年又将过去。
# 岁云暮:一年将尽。《诗经·小雅·小明》:“岁聿云莫(暮)。”,耿耿:烦躁不安。
"日夕苦风霜":日日夜夜饱受风霜之苦,
"思归赴洛阳":一心想着回归洛阳。
# 洛阳:今属河南。在洛水之阳,唐以此为陪都。
"羽翮毛衣短":可惜羽翼短小,
# 毛衣:禽鸟的羽毛。,羽翮:指鸟羽。
"关山道路长":关山重重,道路漫长。
"明月流客思":明月引发了客居的愁思,
"白云迷故乡":白云遮蔽了故乡的方向。
"谁能借风便":谁能借它一阵顺风,
# 谁能借风便:“谁能”二句:有求引荐之意。苍苍,指天。《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色正邪?”
"一举凌苍苍":让它一举飞上苍苍青天。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写作手法
拟人:鸟被描述为“寒乡子”,有着“哀怨”的情绪,还“常思稻粱遇”,“思归赴洛阳”,表现出思乡之情和对合适境遇的渴望,这些都是人类才有的情感与思绪。鸟能“荅言”回应群凤的询问,还表示“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像人一样有自己的选择和态度。通过拟人,使鸟的形象更生动鲜活,诗人借此更深刻地表达自身的遭遇、心境与追求。借物抒情:“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鸟感慨“智者不邀、愚夫不顾”,最终孤独坚守,实则是诗人借鸟,倾诉自身知音难觅、不被理解的苦闷。鸟的“独立”“耿耿”,映射诗人在现实中孤立无援、坚守理想却难遇伯乐的困境,借鸟的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孤独。
2. 分段赏析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开篇点明鸟从北燕飞向蜀地,“单栖”“独舞”描绘出鸟的孤独,“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刻画鸟的姿态与心境,暗示诗人自身漂泊异乡、孤独哀怨的处境。“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荅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群凤与鸟对话,鸟自述来自寒乡,漂泊万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表明其坚守高洁品格,“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表达渴望明主赏识,“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则抒发怀才不遇的无奈。“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写鸟因未遇明主而独立岁暮,饱受风霜,思念故乡洛阳,却因羽翼短小、路途漫长难以归去,“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借景抒情,强化思乡之情,最后以“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表达渴望助力、摆脱困境的心情。
# 周珽曰:升之盛年振藻,有志当世。其为诗气骨锋颖豪迈,洗尽委靡之习。如“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数语,足占所志矣。故此诗自伤孤洁,有世莫我知之叹。以一鸟自喻,以群凤比群官,设为问答,以抒写其意。曰“智者不我邀,愚夫予不顾”,正“单栖”“独舞”处,时暮、途远、羽短,即有古貌新词、择息慎饮之节,其谁怜之?结二句不无望于荐扬者,因之一振云霄中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