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禺山远":金碧辉煌的禺山在视野中十分辽远,
"关梁蜀道难":关卡桥梁重重,蜀地的道路艰险难行。
"相逢属晚岁":你我相逢之时正值晚年,
"相送动征鞍":送别时,你即将踏上征途。
"地咽绵川冷":大地仿佛呜咽着,绵长的河川透着寒意,
"云凝剑阁寒":云雾凝聚不散,剑阁一带满是清冷之气。
"倘遇忠孝所":倘若遇到坚守忠孝之道的人,
"为道忆长安":请替我转告他们,我思念着长安。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开篇便为送别营造了阔大而艰难的背景。“金碧禺山”以色彩点出山川的景象,“远”字既写山的地理位置偏远,也暗示友人此行路途的遥远;“关梁蜀道难”则化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蕴,点出友人前路的艰险。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暗藏着对友人远行的担忧。颔联“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转入对送别场景的直接叙述。“晚岁”点明相逢与送别的时间是在暮年,暮年相逢本就难得,却又要面临离别,更添伤感;“动征鞍”这一动作,写出友人即将启程,离别已成定局,朴素的语言中藏着不舍之情。颈联“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聚焦于送别时的环境。“地咽”将大地拟人化,仿佛大地也因离别而呜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则通过描写水流、云雾的状态,渲染出寒冷、凝滞的氛围。这两句以景衬情,将内心的凄凉融入景物之中,让离别之愁更显浓重。尾联“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是临别时的嘱托。诗人希望友人若遇到坚守忠孝的人,便转告他们自己思念长安之情。这里的“忆长安”不仅是对故都的思念,更暗含着对家国的牵挂与个人的情怀。以嘱托作结,让离别之情有了更深的寄托,也让情感从个人离别之愁延伸到对家国的牵挂。
上一篇:唐·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
下一篇: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