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北涪水西":我所处的地方在金华山的北面、涪水的西面,
# 北:一作“南”。,金华山:在射洪县北,县又在涪水之西。《方舆胜览》:金华山,在梓州射洪县。《一统志》:在潼川州射洪县北二里。【钱笺】《元和郡县志》:涪江水,西自郪县界流入,在射洪县东一百步,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衰字记》:涪江,自涪城县东南,台中江东流入射洪县。屈曲二十里,北通遂州。
"仲冬风日始凄凄":仲冬时节,风和日开始让人感到凄冷。
"山连越巂蟠三蜀":山脉连绵,连接着越巂,盘绕在三蜀之地,
# 山连越巂蟠三蜀:《汉书》:越隽郡,本益州西南外夷,武帝初开置。《唐书》:隽州越隽郡,属剑南道。《御览》:《永昌郡传》云:越隽郡,在建宁西北千七百里,自建宁高山相连,至川中平地,东西南北,八百余里。《一统志》:今为四川行都司。常璩《蜀志》:秦置蜀郡,汉高祖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后人谓之三蜀。三蜀:蜀郡、汉郡,健为郡也。
"水散巴渝下五溪":水流经巴渝地区,分散开来,向下流入五溪。
# 水散巴渝下五溪:《寰宇记》:巴州北水,一名巴岭水,一名渝州水,一名宕渠水。渝州,今隶巴县。《三巴记》云: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三四如巴字,故称三巴。《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力溪、溪、西溪也。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右所居,故谓五溪蛮也。郭棐《酉阳正俎》云:五溪皆槃瓠子孙所居,其后为巴。春秋时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秦昭王伐楚,取其地,因谓之五溪蛮。《寰宇记》:黔州涪陵水,西北注涪州,入蜀江。黔州,今辰州地,即五溪水也。涪水至渝州,与岷江合,至忠涪以下,五溪水来入焉。此云下五溪,盖约略大势言之。
"独鹤不知何事舞":一只孤独的鹤不知道为什么独自起舞,
# 独鹤不知何事舞:谢脁诗:“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饥乌似欲向人啼":饥饿的乌鸦似乎想要向人倾诉地啼叫。
# 饥乌似欲向人啼:张正见诗:“饥乌落箭锋。”
"射洪春酒寒仍绿":射洪的春酒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呈现出绿色,
# 射洪春酒寒仍绿:《元和郡县志》: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为洪,因名射洪。《豳风》“十月获稻,”而云“为此春酒”,盖冬酿而春成也。此诗“春酒寒仍绿”,亦言冬酒。
"目极伤神谁为携":我极目远眺,内心悲伤,可是又有谁能陪伴我一起饮酒呢?
# 目极伤神谁为携:极目、伤神,四字对举,据成都《野望》诗,甲出郊极目。从朱本为是。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仲冬时节的凄凄风日、连绵的山脉、奔腾的水流、独舞的鹤和啼叫的乌等景象,将自己孤独、凄凉、失意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动静结合:颔联中“山连越巂蟠三蜀”是静态描写,展现了山脉的连绵和盘绕;“水散巴渝下五溪”是动态描写,描绘了水流的奔腾和分散。动静结合,使山水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托物言志:颈联以“独鹤”和“饥乌”自比,借鹤的孤独起舞和乌的饥饿啼叫,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心境,含蓄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野望》首联“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金华山北涪水西”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金华山的北面、涪水的西面。“仲冬风日始凄凄”则写出了时令是仲冬时节,此时的风和日都开始让人感到凄冷,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颔联“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描绘了山水的壮阔景象。“山连越巂蟠三蜀”说山脉连绵,连接着越巂(今四川西昌一带),盘绕在三蜀之地(蜀地的代称,包括蜀郡、巴郡、犍为郡等),展现出群山的雄伟和广阔。“水散巴渝下五溪”写水流经巴渝地区,分散开来,向下流入五溪(在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一带),描绘出水流的奔腾和气势。此联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内心的波澜。颈联“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独鹤”独自起舞,不知道它为何而舞,“独”字突出了鹤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处境。“饥乌似欲向人啼”,饥饿的乌鸦似乎想要向人倾诉,给人一种凄凉、无助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鹤和乌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奈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写诗人看到射洪的春酒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呈现出绿色,不禁心生感慨。“目极伤神”表明诗人极目远眺,看到眼前的景象,内心感到悲伤。“谁为携”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没有人陪伴他一起饮酒消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失意之情。
上一篇:唐·常建《落第长安》
下一篇:唐·韩偓《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