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sài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
wàn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dàn
shǐ
使
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zài
jiào
yīn
shān
liú
xīn
kuà
bái
ān
zhàn
shā
chǎng
yuè
hán
chéng
tóu
tiě
shēng
yóu
zhèn
xiá
jīn
dāo
xuè
wèi
gān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逐句剖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 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参加远地征戍的人都没有回来。长征人:一作征夫尚。

"但使龙城飞将在":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

#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龙城:一作“卢城”,指卢龙城,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但使:只要。

"不教胡马度阴山":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不教:不叫,不让。教:令,使。

"骝马新跨白玉鞍":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

# 跨:一作“夸”。,新:刚刚。,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战罢沙场月色寒":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 沙场:指战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

"城头铁鼓声犹震":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

# 震:一作振。,铁鼓:犹战鼓。

"匣里金刀血未干":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 金刀:指刀剑,泛指武器。,匣:刀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一说其二为李白所作)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边塞诗。诗围绕边塞战争展开,第一首借“秦时明月汉时关”营造出雄浑深远的意境,描绘战士万里长征未归的景象,表达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又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典故抒发对良将的期盼及保卫国家、渴望和平之情。第二首短短四句,通过“战罢沙场月色寒”等句描绘战斗结束后的场景,展现将士英勇无畏与胜利后的自豪。写作上,第一首运用互文、用典等手法,第二首采用烘托、细节描写等。两首诗皆意境雄浑,格调昂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合,展现边塞战争生活,尽显诗人对国家命运与战士命运的深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出塞二首》由王昌龄创作(其二或为李白所作存争议)。当时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烽火不断,士兵长期戍守不得归乡。王昌龄早年赴西域,关心边事,目睹长期征战给士兵带来的疾苦,同时认为边防要害在于将领不得力,难以抵御外敌。于是,他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秦汉时期的边事为引,暗讽当下边防现状,表达对戍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改变边防局势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边塞诗。第一首描绘了秦汉时期就已存在的明月与边关,以及万里长征未归的战士,营造出雄浑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戍边战士长期征战的同情,以及对良将的期盼,希望能平息边患,保卫国家,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第二首描写了一场战斗结束后的场景,新跨骝马的战士、寒冷月色下的沙场、犹振的铁鼓声、血未干的金刀,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胜利者的骄傲神态,赞美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2. 写作手法

用典:“但使龙城飞将在”,巧用“龙城飞将”典故,指汉代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击退匈奴。诗中借此表达对能像李广一样保卫边疆、抵御外敌的良将的期盼,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借景抒情:“万里长征人未还”,借“万里”突出空间辽阔,“人未还”展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抒发诗人对戍边战士的同情与悲愤之情。烘托:“战罢沙场月色寒”,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沙场寒冷的月色,烘托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侧面展现战争的惨烈程度。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暗示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停,突出时间久远。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此句运用互文手法,“秦”与“汉”交错使用,描绘出秦汉时期就已然存在的明月与边关,勾勒出冷月照边关的苍凉画面,借时空的久远,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从未间断,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凝重氛围。“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以虚指突出边塞与内地距离之遥,展现空间的辽阔;“人未还”三字直抵人心,令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饱含诗人对戍边战士深深的同情与悲愤之情。“但使龙城飞将在”,巧用“龙城飞将”李广的典故,借这位英勇善战、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名将,表达对能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良将的热切期盼,同时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戍边战士保卫国家、巩固边防的坚定壮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与民族自豪感,气势豪迈;此句亦语带讽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表示不满,蕴含弦外之音。第二首:“骝马新跨白玉鞍”,描绘将士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骏马,展现战前的充分准备,体现出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满怀信心的精神风貌。“战罢沙场月色寒”,战斗结束,“月色寒”不仅描绘出夜晚的寒冷,更以月光映照下战场的凄冷氛围,侧面烘托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战场或许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城头铁鼓声犹振”,战斗虽已结束,城头上催战的铁鼓仿佛仍在耳边震响,生动地营造出一种战斗刚刚结束,余音仍在回荡的紧张氛围,让人仿若置身于那硝烟未散的战场。“匣里金刀血未干”,通过对刀鞘里钢刀上未干血迹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表明战斗刚结束不久,突出战斗的惊心动魄,同时展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以及胜利后的豪迈。

4. 作品点评

《出塞二首》是属于唐代边塞诗,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第一首借“秦时明月汉时关”营造雄浑悠远的意境,以互文、用典等手法,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对良将的期盼及对朝廷用人的隐讽融为一体,情感复杂深沉。第二首则以简洁凝练之笔,通过“战罢沙场月色寒”等句,用烘托、细节描写展现战斗场景,塑造出英勇豪迈的战士形象。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尽显豪迈气魄与爱国情怀。这组诗风格刚健清新,生动展现传统尚武精神,对后世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李中溪侍御尝问余,余曰:扬子云赋,欃枪为闉,明月为堠。此诗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

明杨慎《升庵诗话》

# 惨淡可伤。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

明顾璘《批点唐音》

# “秦时明月”一首,用修、于鳞谓为唐绝第一,愚谓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洞庭西望”气概相敌。第李诗作于沦落,其气沉郁;少伯代边帅自负语,其神气飘爽耳。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于鳞选唐七言绝句,取王龙标“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第一,以语人,多不服。于鳞意止击节“明·秦时明月”四字耳。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

明王世懋《艺圃撷余》

# “秦时明月”在少伯自为常调,用修以诸家不选,故《唐绝增奇》首录之。所谓前人遗珠,兹则掇拾。于鳞不察而和之,非定论也。

明胡应麟《诗薮》

# 王少伯七绝宫同闺怨,尽多诣极之作,若边同“秦时明月”一绝,发端句虽奇,而后劲尚属中驷,于鳞遽取压卷,尚须商榷。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气味胜故。

清黄生《唐诗摘钞》

# 好在第二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可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令人起长城之叹。诗人之词凡百,皆不忍尽、不敢尽、只有此一节尤不尽者,此《春秋》继诗之旨也。如不信者、试遍觅唐人诗读之。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边防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 悲壮浑成,应推绝唱。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秦时明月”一首,“黄河远上”一首,“天山雪后”一首,皆边塞名作,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下一篇:唐·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