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huán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yǒu
xiān
cái
zhī
shí
nián
cháng
mèng
cǎi
huá
zhī
qiū
fēng
dòng
huáng
yún
guī
sōng
yáng
xún
jiù
shī

译文

自个儿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却竟然不知,十年来常在梦中采摘那名贵的灵芝。暮色苍茫秋风席卷大地,满天是片片黄云,还是归去吧,回到高山去投我的旧师。

逐句剖析

"自有仙才自不知":自个儿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却竟然不知,

# 仙才:仙人的才分。《汉武帝内传》:“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秽神慢,非仙才也。”

"十年长梦采华芝":十年来常在梦中采摘那名贵的灵芝。

# 华芝:此处语意双关,以梦采仙药及望登进士第相关合。华芝,灵芝,仙药。又指华盖,高官显贵者所用。扬雄《甘泉赋》:“于是乘舆乃登,夫凤凰兮而翳华芝。”李善注引服虔曰:“华芝,华盖也,言以华盖自翳也。”

"秋风动地黄云暮":暮色苍茫秋风席卷大地,满天是片片黄云,

# 黄云暮:黄昏时风沙蔽天,云呈黄色。

"归去嵩阳寻旧师":还是归去吧,回到高山去投我的旧师。

# 嵩阳:道观名,在嵩山太室山下,李商隐年轻时曾学道,故云寻旧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还》由唐代李商隐创作。此诗为七言绝句,前两句感慨自身有仙才却仕途坎坷,误了前程,久怀入道之念。后两句写在秋风日暮之际,欲归嵩山寻旧师求仙。诗中借求仙之念,以平易语言抒发怀才不遇、低沉寥落之情。写作手法上,借景与内心独白结合,如“秋风动地黄云暮”烘托心境。全诗虽表求仙,实则透露渴望用世、不甘隐遁的复杂情感,在李商隐诗作中展现出独特的失意者形象与情绪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东还》由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彼时,李商隐仕途之路崎岖坎坷。从太和七年至开成二年的五年间,他三次参加礼部试,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太和七年首次失利,虽受打击但尚未萌生强烈退意。直至太和九年再次落榜,这接连的挫折让他内心备受煎熬。此时的李商隐,既未中第,也还未结婚,没有家庭重负的牵绊。在这人生的低谷期,他心生寻求内心解脱之念,渴望回归初心。于是,他以“东还”为题,创作此诗,表达在秋风日暮、仕途黯淡之际,欲归嵩山之阳寻旧师求仙,借求仙之举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现实无奈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东还》是一首七言绝句,题材属于仕途感慨与人生抒怀一类。从内容主题看,诗中以平易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仕途困境中的心境。表面写欲在秋风日暮时东还嵩山寻旧师求仙,感情低沉寥落。但深入探究,这种求仙之念实则是其怀才不遇愤懑与对现实无奈的宣泄。可见其内心深处最理想的仍是早日用世,施展抱负,而非真正甘愿隐遁求仙,展现出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挣扎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秋风动地黄云暮”一句,秋风萧瑟、地黄云暮的凄凉之景,营造出压抑、低沉的氛围,借此抒发诗人内心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怅惘、失落之情,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虚实结合:“十年长梦采华芝”中的“梦”是虚写,诗人用“十年长梦”来表现自己过去追求仙才、寻求理想境界等经历犹如梦幻一般,不真实、不可得。而“秋风动地黄云暮”是眼前真实之景,属于实写。最后“归去嵩阳寻旧师”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一种打算,又带有一定的虚写成分。整首诗在虚实之间转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使诗歌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托物言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芝”这一意象可以看作是诗人所追求的美好理想、超凡才华等的象征,诗人以自己“十年长梦采华芝”的经历,来表明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秋风、黄云等景象也可视为诗人所处的艰难、迷茫的人生环境的象征,诗人借这些景物和事物,来抒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感慨和志向,表达自己虽然历经挫折,但仍想要回归本真、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典故:“采华芝”可能化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采摘灵芝等仙草以成仙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曾经追求超凡脱俗的仙才境界,然而“十年长梦”却暗示这种追求终究如梦般虚幻,通过用典,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反思和对人生追求的重新审视,蕴含了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

3. 分段赏析

《东还》首句“自有仙才自不知”,李商隐以自嘲口吻,借“仙才”暗指官场失意,反思自身在仕途与求仙间的错误抉择,初显迷茫。第二句“十年长梦采华芝”则表明其早有隐遁之念,展现出唐代文人仕途不顺时渴望出世的矛盾心理。第三句“秋风动地黄云暮”,诗人借秋风萧瑟、黄云低垂的凄凉之景,外化内心因仕途失意而生的愁绪。末句“归去嵩阳寻旧师”,虽看似决定求仙解脱,实则是无奈之举,凸显其在出世入世间的挣扎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倦游之作。半生疏落,一事无成,故欲寻师访道以求长生。亦浮海之叹耳。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 嵩阳归路,只怕还是梦中。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此诗亦无不佳之处,但无佳处耳。

清纪昀《玉溪生诗说》

# 下第东归,借学仙寄慨。义山自大和二年应举,至此将十年矣,故云“十年长梦采华芝”也。

清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

# 此不得志于科举之作,然失之俚。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 借学仙寄慨,似未俚也。义山应举,至是将十年。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下一篇:唐·白居易《鹅赠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