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夜来歇":夜晚到来的细微小雨在这时停歇了,
"江南春色回":江南大地重新迎来了春天的景色。
# 春色:春天的景色。,江南: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本惊时不住":原本就为时光不停流逝而感到惊心,
# 不住:不停;不断。,惊时:惊动时令。
"还恐老相催":又害怕衰老的脚步匆匆来催促着自己。
"人好千场醉":人若想要尽情欢乐,即便千场醉酒也愿意,
"花无百日开":然而花朵却没有能持续开放一百天的。
"岂堪沧海畔":又怎么能忍受在这大海之畔,
# 沧海:大海。因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为客十年来":作为漂泊异乡的游子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了呢。
#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以行旅中的早春见闻为题材。诗中描绘了江南早春微雨停歇、春色归来之景,由此引发诗人对时光飞逝、容颜老去的感慨,结合自身客居他乡十年的经历,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诗的开篇“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描绘江南早春之景,诗人寓情于景,在颔联“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中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惊讶与对衰老的恐惧。
3. 分段赏析
首联:“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点明时间和地点,描绘了夜晚微雨停歇,江南大地春色渐回的画面,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惆怅的氛围。颔联:“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由早春之景触发内心感慨,诗人惊讶于时光不停流逝,又害怕衰老加速到来,细腻地刻画了对时光和衰老的敏感与担忧。颈联:“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以花开花败的短暂,对比人们对欢乐沉醉的向往,进一步深化了时光易逝、美好难久的主题,富有哲理意味。尾联:“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将前面的感慨与自身客居他乡的经历相结合,直接抒发了在沧海之畔漂泊十年的不堪与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4. 作品点评
刘长卿的《早春》构思精巧。开篇描绘微雨后江南春回,尽显春之美好。随即情绪一转,感慨时光飞逝、衰老相催,借“花无百日开”叹美好易逝。尾联直抒胸臆,漂泊沧海十年的羁旅之愁喷涌而出,以乐景衬哀情,尽显内心的无奈与沧桑。
上一篇:唐·杨凌《句》
下一篇:唐·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