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ín
chuī
shē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chàng
wàng
yín
chuī
shēng
lóu
hán
yuàn
lěng
jiē
píng
míng
chóng
qīn
yōu
mèng
nián
duàn
bié
shù
zuó
jīng
yuè
xiè
xiāng
yīn
fēng
lián
cán
zhú
shuāng
qīng
làng
zuò
gōu
shān
xiāng
qín
xiāo
yǒu
qíng

译文

满怀心中的惆怅望着冷漠的银河,独自吹笙,有话能跟谁说,楼院寒冷阵阵西风吹过,渐渐显现黎明的天色。回想起昔曰的欢会依旧激情似火,只可惜已成旧事花残叶落,昨夜栖息在树上斜枝的雌鸟声声悲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望着银河吹歌。月榭旁有一丛经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余香仍有雨珠滴落,映霜的残烛牵动相思,为什么偏有风帘阻隔。不要轻易将成仙的愿望许诺,那是独对青灯自我折磨,湘灵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台吹箫享不尽人间欢乐。

逐句剖析

"怅望银河吹玉笙":满怀心中的惆怅望着冷漠的银河,独自吹笙,有话能跟谁说,

# 玉笙:笙之美称,或笙之以玉为饰者。玉箫、玉琴、玉笛之称同此。刘孝威《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

"楼寒院冷接平明":楼院寒冷阵阵西风吹过,渐渐显现黎明的天色。

# 平明:拂晓。

"重衾幽梦他年断":回想起昔曰的欢会依旧激情似火,只可惜已成旧事花残叶落,

# 幽梦:隐约不明之梦境。,重衾:两层衾被,借以喻男女欢会。

"别树羁雌昨夜惊":昨夜栖息在树上斜枝的雌鸟声声悲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望着银河吹歌。

# 羁雌:失偶之雌鸟。,别树:树的斜枝。

"月榭故香因雨发":月榭旁有一丛经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余香仍有雨珠滴落,

# 月榭:观月之台榭。沈约《郊居赋》:“风台累翼,月榭重檑。”榭:台上的屋子。

"风帘残烛隔霜清":映霜的残烛牵动相思,为什么偏有风帘阻隔。

"不须浪作缑山意":不要轻易将成仙的愿望许诺,那是独对青灯自我折磨,

# 缑山意:指入道修仙。,浪:犹随意,轻率、草率。

"湘瑟秦箫自有情":湘灵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台吹箫享不尽人间欢乐。

# 秦箫: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传说秦穆公时,有一个名叫箫只(亦作萧史)的人很会吹箫。箫声能引来白鹤、孔雀,翔集中庭。穆公的女儿弄玉爱上了箫只。穆公便把女儿嫁给了他。箫只教弄玉吹箫,能引来凤凰。穆公为他们修建凤台。箫只夫妇居台上数年不下。后一道跨凤,双双飞去。,湘瑟:湘灵鼓瑟,即湘水女神鼓瑟传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银河吹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王夫人(李商隐妻子)早亡的悲痛与深切怀念。写作手法上,李商隐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现实与回忆、想象交织,情感真挚而深沉。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哀思,这首诗从眼前所见所闻的物象起兴,通过追忆往日欢情、插叙昨夜鸟啼、想象故园花开,再回到现实风帘残烛的实景,最后以神仙传说激起天外想象,层层推进,显露出诗人埋藏于心底的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约作于大和三年(829)秋,诗人李商隐下玉阳赴天平幕前夕。当时,诗人听到女冠(女道士)吹笙,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早年学仙时与女冠交往的旧事。然而,李商隐与妻子王夫人感情深厚,伉俪情深,他意识到自己不应再牵惹旧情。于是,他写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更流露出对亡妻王夫人的执着与痴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与忠贞不渝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悼亡诗。诗中从当前所见所闻的物象起兴,回忆了往日的欢情,穿插了昨夜鸟啼的哀思,又跳跃到故园花开的想象,再回归到现实风帘残烛的凄凉,最后以神仙传说激起天外遐想,层层推进,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变化与深刻的内心世界。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以“银河”与自己的处境对比,感慨自己不如牛郎织女;颈联中将夫妻相依的温馨与孤身一人的凄凉对比,强化了思念与痛苦。虚实结合:诗人将现实与回忆、幻想交织,如颔联中通过“重衾幽梦”回忆过往的美好,颈联中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与妻子共游的场景,虚实相映,深化了情感表达。用典:尾联连用两典,“缑山”与“湘瑟”分别借用王子晋成仙和湘灵鼓瑟的故事,既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又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与深度。借景抒情:诗中多处通过描写景色来抒发情感。如“楼寒院冷接平明”,以寒冷的楼院和黎明时分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借月榭、故香、残烛、霜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寂的氛围,表达诗人内心的怅惘与落寞。乐景衬哀情:“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以“重衾”的温暖反衬“幽梦断”的失落,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之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描绘了诗人吹笙时的环境,通过含蓄的笔触,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诗人在拂晓时分,独自徘徊在清冷的院落中,满怀愁绪地凝望银河,借吹笙向天倾诉内心的苦楚。“怅”“寒”“冷”三字虽写环境,却巧妙烘托出孤寂的心境,暗示诗人内心的悲凉。诗人以“银河”为对比,感慨自己的处境甚至不如一年一会的牛郎织女,触景生情,将心境与环境融为一体,流露出深切的悲伤。颔联记述了诗人吹笙的内容,回忆过往的美好。“重衾幽梦”暗指夫妻生活的温馨与幸福,如同一场梦幻。李商隐虽仕途不顺,却有妻子不离不弃的陪伴,他对妻子充满敬爱与怜惜。然而妻子的早逝让诗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只能在回忆中重温昔日的温暖。但现实无情地打断了这场梦,诗人如同窗外孤苦无依、彻夜哀鸣的雌鸟,在幻想与现实的交织中饱受折磨,内心充满失落与孤独。颈联写眼前之景,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诗人看到曾与妻子共游的地方,不禁想象当时的场景:月光如轻纱般笼罩着台榭边的繁花,春雨滋润下,花朵正盛放。然而寒风骤起,吹动帘幕,屋内烛光摇曳,窗外霜寒萧瑟,将诗人从美好的幻境拉回残酷的现实。两句一扬一抑,先写夫妻相依的温馨,再写孤身一人的凄凉,在强烈的对比中,传达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与痛苦。虚实相映,情感真挚,毫无雕琢之感。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执著与深情。夜半吹笙,他并非如王子晋般追求升仙,而是像湘灵鼓瑟一样,借音乐表达对亡妻的痴情。诗人连用两典:上句“缑山”取自《列仙传》,讲述王子晋吹笙成仙的故事;下句“湘瑟”化用《楚辞》与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暗指湘水女神娥皇、女英的忠贞。两典并用,既表明了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又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感人至深。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结构精巧,表面上看似松散,实则内在逻辑严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构思与情感表达。诗人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大胆突破常规,通过意识的流动和情绪的微妙变化,赋予诗歌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将乐景与哀景交织呈现,以鲜明的反差渲染出浓郁的悲伤氛围,极具感染力。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景物描写上,也贯穿于情感和意境的构建中,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义山言情之作也。闻声相思,彻夜不寐,遂使生平久断之梦,复为唤起,而怅望无穷焉。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题太纤俗。通首亦浮声多而切响少,从此一路人手,最害事。又曰:“题小家气,若仿制此题以为韵致,则下劣诗魔矣。”

清纪晓岚

# 此亦为女冠而作,银河为织女聚会之期,吹笙为子晋得仙之事,故以银河吹笙命题。起句揣其情也,次句思其地也;三四承起句,叙其怅望之事也;五六承次句,叙其寒冷之景也;七八谓其人道不如适人,浪作缑山驾鹤之想,何似湘灵之为虞妃、秦楼之嫁萧史耶?

清程梦星

# 此种诗语浅意深,全在神味。

近代民国学者、燕京大学教授张采田《李义山诗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上汝州郡楼》

下一篇:唐·白居易《答张籍,因以代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