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yuàn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1
yīn
shū
jué
bái
láng
西
táo
yán
huáng
niǎo
hán
yàn
chūn
shēn
guī
jìn
chū
mén
cháng
duàn
cǎo

译文

白狼河西的消息完全断绝,不知征夫怎样了,故园的春天已经来到,可是桃花李花惨淡无聊,只听得黄莺儿空空地啼叫。大雁冬去春又来,良人久别不还乡,连天芳草无情碧,思妇闺中愁断肠。

逐句剖析

"音书杜绝白狼西":白狼河西的消息完全断绝,不知征夫怎样了,

# 白狼西:白狼河西,为东北边防要地。,杜绝:断绝。,音书:音信。

"桃李无颜黄鸟啼":故园的春天已经来到,可是桃花李花惨淡无聊,只听得黄莺儿空空地啼叫。

# 黄鸟:黄莺。,桃李:这里喻闺中少妇。

"寒雁春深归去尽":大雁冬去春又来,良人久别不还乡,

"出门肠断草萋萋":连天芳草无情碧,思妇闺中愁断肠。

# 萋萋:茂盛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怨》乃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一位思妇目睹春深雁去、桃李失色、芳草繁茂之景,而远行之人音讯全无,心中顿生哀愁与烦忧。全诗情景交融,细致地勾勒出深闺思妇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闺怨诗。通过春日景物的描写,聚焦女性内心的孤寂与愁绪,抒发闺中思妇对远行人音信断绝的哀怨与思念。

2. 写作手法

拟人:“桃李无颜黄鸟啼”,将“桃李”赋予人的神态,仿佛它们也因春深愁浓而失去了娇艳的颜色,以草木的“失色”暗喻思妇内心的哀伤,使景物带有了人的情感特征,含蓄地烘托出主人公因思念与孤独而憔悴的心境。以景结情:“出门肠断草萋萋”,草的“萋萋”既是客观景物的铺陈,又象征思绪的纷繁杂乱与愁绪的绵长,景语即情语,将思妇的哀痛推向高潮。

3. 分段赏析

首句以思妇与身处白狼河以西(边疆之地)的征人之间音书全然断绝的状况起笔,为全诗确立了“怨”的基调。第二句借助拟人化的景物传达内心情愫,紧承起句,将“桃李”赋予人的神态,仿佛它们也因春暮愁深而褪去了娇艳色泽,以草木的“失色”之态隐喻思妇内心的悲戚,使景物浸染人的情感特质,含蓄地映衬出主人公因思念与孤寂而憔悴的心境。第三句描绘寒雁在暮春时节归去的景象,更添伤感情愫与思念之意。末句以景收束情感,“出门肠断草萋萋”中,“萋萋”春草既是客观景物的呈现,又喻示思绪的纷乱与愁绪的悠长,景语即情语,将思妇的哀痛之情推向顶点。

4. 作品点评

《春怨》全诗未着一“愁”字或“怨”字,然而通篇充溢着幽怨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宛转流亮,不知多少酸楚。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下一篇:唐·郑谷《入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