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阳谷梵王家":钟山阳谷佛寺所在,
"帝释台前优钵花":帝释天的高台前盛开着优钵花。
"游戏但闻师子吼":听闻修行者自在游戏时传来师子吼声,
"比丘身衣锦袈裟":僧人身上穿着锦绣的袈裟。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1. 分段赏析
“钟山阳谷梵王家”一句以地理与宗教意象开篇,点明钟山南麓(阳谷)的佛教寺院所在。钟山作为金陵胜境,兼具自然与人文底蕴,“梵王家”暗指佛教圣地,既呼应朱元璋早年出家的经历,又凸显其登基后对佛教的尊崇。此句以空间定位引入主题,为全诗奠定庄严肃穆的基调。“帝释台前优钵花”承接首句,通过佛教典故深化意境。“帝释”即忉利天主,象征天界权威;“优钵花”为佛经中七宝莲花的异名,代表清净无染。此句将帝王气象(帝释)与佛门圣物(优钵花)并置,既暗示朱元璋从布衣帝王到宗教庇护者的双重身份,又以华丽意象隐喻其统治的合法性源于天命与佛缘的结合。“游戏但闻师子吼”转写寺院修行场景。“师子吼”出自《金刚金》,喻佛陀说法时的无畏威严,此处或指僧人诵经声如雷震,亦暗含朱元璋对佛教秩序的整饬。一个“游戏”消解了宗教仪式的肃穆感,折射出帝王视角下宗教活动的娱乐化倾向,与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务实性格形成微妙对照。“比丘身衣锦袈裟”收束全篇,聚焦僧侣形象。“锦袈裟”本为高僧法衣,却以“衣”字点破物质表象——华美袈裟包裹的仍是比丘之身,暗讽明代佛教戒律松弛、僧团世俗化现象。此句以静制动,通过服饰细节揭示宗教与权力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