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之巅有深谷":在庐山的顶峰有一处深邃的山谷 ,
"金仙弟子岩为屋":那里住着金仙的弟子,他们以山洞作为房屋 。
"炼丹利济几何年":不知道他们炼丹济世度过了多少岁月,
"朝耕白云暮种竹":每日清晨耕耘在白云缭绕之处,傍晚便去栽种竹子 。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首句点明地点是在庐山之巅的深谷,“匡庐”即庐山,以宏大的地理背景开篇,给人以深邃神秘之感。次句写金仙弟子以岩为屋,展现仙人隐居的独特生活环境,“金仙弟子”增添了神秘色彩,“岩为屋”则凸显其远离尘世、质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后文描写仙人活动做铺垫,从侧面烘托出仙人超凡脱俗的形象。后两句“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前句“炼丹利济几何年”,提及仙人炼丹济世,“几何年”强调时间之久,既体现仙人修行之执着,也暗示其对世间的恩泽久远,表达朱元璋对仙人善举的赞颂。后句“朝耕白云暮种竹”,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仙人清晨耕于白云间、傍晚种竹的生活画面,“朝”“暮”体现时间流转,“耕白云”“种竹”营造出闲适恬淡、如诗如画的意境,展现仙人自在逍遥的生活情趣,也寄寓朱元璋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对仙人的敬仰。
上一篇:明·田艺蘅《戎政府》
下一篇:明·何景明《送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