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én
yuè
dào
shì

朝代:明作者:朱元璋浏览量:3
xiān
wēng
diào
qióng
wàn
fēng
tóu
hào
xióng
líng
bèi
wěn
chéng
kōng
kuò
wài
dān
guāng
héng
jià
huán
zhōng
fēi
dào
chù
diàn
shén
jiàn
cháng
guǐ
qióng
jiàn
shuō
huáng
xīn
zhuǎn
gèng
xiān
zōng

译文

老道士驾驭仙鹤想要支撑苍穹,在万里长风之中,仙翁豪迈的气概显得格外雄浑壮阔。羽毛覆盖的脊背稳稳乘坐于天空广阔之外,丹药的灵光横跨驾驭于宇宙之间。快速传送的符咒所到之处雷神聚集,驱使宝剑长距离驱赶疫病鬼彻底消灭。听说服用黄芽丹药内心得以转变,还向哪里追求寻找仙道的根本呢。

逐句剖析

"仙翁调鹤欲扶穹":老道士驾驭仙鹤想要支撑苍穹,

"万里风头浩气雄":在万里长风之中,仙翁豪迈的气概显得格外雄浑壮阔。

"翎背稳乘空廓外":羽毛覆盖的脊背稳稳乘坐于天空广阔之外,

"丹光横驾宇寰中":丹药的灵光横跨驾驭于宇宙之间。

"飞符到处电神集":快速传送的符咒所到之处雷神聚集,

# 电:一作雷。

"役剑长驱疠鬼穷":驱使宝剑长距离驱赶疫病鬼彻底消灭。

"见说黄芽心地转":听说服用黄芽丹药内心得以转变,

"更于何趣觅仙宗":还向哪里追求寻找仙道的根本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神乐道士》是明代朱元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围绕“神乐道士”展开,通过多组意象与动作描写,刻画其超凡形象。首联以“调鹤欲扶穹”“万里浩气雄”,凸显道士的高洁与宏大格局;颔联“翎背乘空”“丹光驾宇”,进一步渲染其凌驾天地的神异;颈联“飞符聚雷神”“役剑逐疠鬼”,用具体法术场景展现其驱邪护生的能力;尾联“黄芽心地转”则转向内在修炼,点出修心才是寻仙根本。全诗语言质朴有力,通过动态动词(调、乘、驾、集、驱)与宏大意象(鹤、雷神、宇寰),既突出道士的外在神通,又暗含道教“修心为上”的哲理,整体风格豪迈,符合帝王视角对道教文化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仙翁调鹤欲扶穹,万里风头浩气雄”,开篇便塑造出仙风道骨的道士形象,他轻调仙鹤,似要托举苍穹,“万里风头”“浩气雄”以夸张手法渲染其气势之盛,既有仙人腾云驾雾的超逸感,又有吞吐天地的豪迈气。颔联“翎背稳乘空廓外,丹光横驾宇寰中”进一步铺陈:仙翁稳坐鹤背,飞越天际之外;丹火之光横跨人间寰宇。“稳乘”见从容,“横驾”显磅礴,空间从“空廓外”延伸至“宇寰中”,凸显道士神通的广袤无边。颈联“飞符到处电神集,役剑长驱疠鬼穷”转向具体法术描写:他挥动符咒,电神应召而聚;驱使宝剑,疫病之鬼无处遁形。“飞符”“役剑”是道教典型法术,“电神集”“疠鬼穷”则以具象场景强化道士济世除祟的神力。尾联“见说黄芽心地转,更于何趣觅仙宗”笔锋一转,由外在神通转向内在修心,“黄芽”是道教修炼术语,代指修炼精髓,“心地转”强调心性的觉悟。诗人认为,真正的仙道根源在于内心的转化,又何须向外寻求仙宗?此句收束全诗,在颂扬道士的同时,暗含对“修心即修道”的哲理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谢榛《九日集徐郎中汝思宅得杯字》

下一篇:明·储巏《答李郡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