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èi
zhái
shǒu
suì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shǒu
suì
ā
róng
jiā
jiāo
pán
sòng
huā
zān
xuān
liè
sàn
lín
shí
míng
zhāo
guò
fēi
téng
jǐng
xié
shuí
néng
gèng
shù
làn
zuì
shì
shēng

译文

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槽间喧闹着来宾们的骏马,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四十人生明朝又过,飞腾的夕阳已经西斜。谁还想受拘束呢?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逐句剖析

"守岁阿戎家":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

# 阿戎: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戎:一作咸。,守岁:除夕守岁。

"椒盘已颂花":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

# 颂花:《晋书·列女传》载,刘臻之妻陈氏能文,年节时献《椒花颂》,其中言道“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后世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椒盘:盛椒的盘子。古代习俗,年节之时,以盘盛椒,将椒撮点于宴席的酒杯中。

"盍簪喧枥马":槽间喧闹着来宾们的骏马,

# 枥马:枥,马槽。枥马,关在马棚里的马。,盍簪:《易-豫》四爻:勿疑朋盍簪。此诗盍簪对列炬,意谓朋友聚合。

"列炬散林鸦":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

# 炬:烛火。

"四十明朝过":四十人生明朝又过,

# 四十明朝过:《礼记》以四十岁为强仕之年。杜甫天宝十载为四十岁,明日新年,当增一岁。

"飞腾暮景斜":飞腾的夕阳已经西斜。

"谁能更拘束":谁还想受拘束呢?

# 拘束:指前来为杜位贺年的人,拘谨俯仰之态。

"烂醉是生涯":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杜位宅守岁》乃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四十岁那年,在同族兄弟杜位家中相聚守岁的情景。诗的前四句着重刻画守岁时的场景氛围,后四句则侧重于抒发内心的感慨。彼时,官场中趋炎附势之徒众多,杜甫身处其中,深感处处受限、备受拘束。在这样的境遇下,他唯有借烂醉来度过此生。全诗描绘了新春即将来临之际,诗人却因功业未就而满心烦恼与无奈。诗中虽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但更多的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沉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应当创作于唐天宝十年(751年)。彼时,杜甫在长安谋求仕途,却始终不见功名有望,还饱受疾病困扰。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卧居在简陋的旅馆之中,生活条件极为糟糕,以至于屋内多雨生鱼、青苔满榻,其潦倒之状令人唏嘘。就在这一年的除夕,杜甫无奈之下,只能在其从弟杜位家中暂度佳节。杜位身为奸相李林甫的女婿,是个热衷于攀附权贵之人。在杜位家中,除夕之夜尽显奢华,香烛高照,照亮了整个宅院;车马盈门,往来不绝。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为了讨好杜位,纷纷前来拜见,一个个低声下气、谄媚奉承,态度唯唯诺诺,尽显卑躬屈膝之态,其模样实在令人作呕。诗人杜甫作为寄人篱下的食客,本就因自身的艰难处境而愁闷不安。目睹这些附徒的丑态,他内心涌起极度的厌恶与悲哀之情,对这种虚伪的社交场景深感无奈与痛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唐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属于节令诗。诗歌围绕在阿戎家守岁这一主题展开,首联点明守岁的地点和场景,通过“椒盘已颂花”描绘出节日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渲染热闹的场景,“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亲友相聚,人欢马叫,火炬通明,惊散乌鸦,生动地展现了守岁时的热闹非凡。颈联则由热闹的场景转入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四十明朝过”,点明自己即将步入四十岁,时光匆匆,岁月流逝之感油然而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体现出诗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节日欢乐氛围的描写,又有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宴饮的热闹场景“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反衬诗人内心因时光流逝而生的落寞与感慨。直抒胸臆:“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直接表达对年龄增长、时光飞逝的无奈;“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直白表明以醉酒释怀的生活态度。

3. 分段赏析

首联紧扣题目,点明在除夕之夜,诗人于从弟杜位宅中守岁。元旦之时,宅中设下盛宴,众人以盘盛椒饮酒,并献上椒花颂。从这一场景中,不难看出权贵之家生活的奢华排场。颔联承接上文,着眼于眼前所见之景进行描绘。只见众多宾客纷纷赶来聚会,马厩中的马匹嘶鸣喧腾;火炬熊熊燃烧,将园林照得一片明亮,栖息在林中的乌鸦也被惊散。此联极力渲染出骑从众多的盛大场面。颈联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诗人自身状况。“四十”与“飞腾”形成巧妙的句中自对,语句极为自然流畅。在这看似平常的对仗之中,却蕴含着诗人迟暮之年仍未得志的感慨,这种愤懑郁积之气仿佛凝聚在这短短四十字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此联以“四十”对“飞腾”,具体而言,是“四”与“十”相对,“飞”与“腾”相对,这种对仗方式别具一格。后来唐子西的诗句“四十缁成素,清明绿胜红”便是借鉴于此。尾联中,上句“谁能更拘束”五字,据《杜臆》所言,尽显感愤横放之气。结尾处,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老之将至,唯有借烂醉来排遣心中的烦闷。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4. 作品点评

杜甫作诗,各种体裁皆精通完备,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或方法去衡量评判,这也就是所谓的“谁能更拘束”。这首诗虽被评价为“极不佳”,却能够进入古今诸多选家的视野,正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自流水写下,不甚拘对偶,非就句对之谓。“四十”二字相连为义,不得拆开平对也。况双字就句对,自古有之,单字就句对则虚谷凿出,千古未闻。“四十”、“清明”皆是双字,与此不同。此杜诗之极不佳者。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 此诗上半写杜位宅除夕,是富贵人家本色,用阿戎作比,有美无刺;下半从“守岁”二字翻空出奇,是旷达语,非牢骚语,既不为守岁俗情所拘,亦不为杜位宅第所拘,厌恶感慨之心从何而有?

清石阊居士《藏云山房杜律详解》五律卷一

# 后半神气骤变,能以古诗愤郁之气,纳入四十字中,读之无异“清夜沈沈动春酌”一段神味也。

清吴阊生《古今诗范》卷十五

# 以“四十”对“飞腾”字,谓“四”与“十”对,“飞”与“腾”对,诗家通例也。唐子西诗“四十缁成素,清明绿胜红”祖此。

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

# “谁能更拘束”,感愤横放。《醉时歌》云:“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蹠俱尘埃。”极豪放矣,不能敌此五字。

明王嗣奭《杜臆》

# 吴曰:杜公研炼句法处(“盍簪”二句下)。顾曰:公目击附势之徒,见位而伛偻俯仰,不胜拘束,故有末二句。吴曰:后半神气骤变,能以古诗愤郁之气纳入四十字中(“四十”四句下)。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下一篇:唐·王昌龄《旅望·一作出塞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