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荣落重逡巡":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
# 逡巡:顷刻、急速。,重:甚,很。,荣落:荣显和衰落。
"我独丘园坐四春":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 四春:四年。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坐:渐、行将。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将然辞,犹寝也;施也;行也。”,丘园:家园,乡里。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易·贲》:“贲于丘园,束帛戋戋。”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孔颖达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如蔡邕《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于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
"纵使有花兼有月":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
# 纵使:即使。
"可堪无酒又无人":但就没人把我推荐。
# 又无人:李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与“无人”同慨。又,冯引一本作“更”。,可堪:岂堪。
"青袍似草年年定":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
#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年年定”,应上“四春“。居丧期间离职家居,原职仍在。
"白发如丝日日新":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欲逐风波千万里":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
# 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
"未知何路到龙津":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 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描绘了诗人闲居丘园的生活状态,家贫无酒且无知音相伴,仕途上久居下僚,官职升迁无望,岁月流逝而自身白发渐生。通过对比世间荣落与自身处境,借春日景色,表达了诗人仕进无路的苦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世间”的荣落变化迅速与自己的长期困守丘园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命运的落魄。同时,“青袍似草”(与“白发如丝”也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仕途不顺、年华逝去的感慨。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中虽有“花”“月”“草”等春日美好景色,却用来反衬诗人内心家贫无酒、无人慰藉的愁苦与孤独,以及仕进无路的伤感。比如,本应是令人愉悦的花月之景,在诗人眼中,却因自身的境遇而显得格外落寞,更增添了忧愁之感。
3. 分段赏析
《春日寄怀》首联“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诗人将世间荣落之快与自己困守丘园四年的落魄进行对比,尽显仕途渺茫之感。颔联“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描绘丘园虽有花月之景,却因家贫无酒、无知己慰藉,以乐景衬哀情,展现出孤独寂寞的处境。颈联“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巧用对比,“青袍似草”与“白发如丝”不仅在色相上形成鲜明对照,更叹官卑秩微与岁月流逝,“年年定”和“日日新”的叠字运用,强化了仕途无望、时光飞逝的感慨。尾联“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诗人表达了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因无人引进而不知出路何在,尽显仕进无路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怅惘。
4. 作品点评
《春日寄怀》从主题而言新意不足,然其在艺术手法上亮点颇多。诗人情景浑融,借春日景色反托沉痛情怀,低徊唱叹间尽显内心悒郁。全诗富艳多气,且未过多依赖典故,却音节嘹亮,颇有杜诗境界。不过在梗概多气方面稍逊杜诗同类作品。总体上,此诗展现出李商隐含蓄深沉的独特魅力,在唐诗中别具一格。
上一篇:唐·杜甫《解闷十二首》
下一篇:唐·卢肇《木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