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hòu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zuó
shà
tiān
qún
zuì
xiān
zhī
tíng
cǎo
zhēng
chū

译文

昨晚听到了小雨淅淅淅沥沥落下的声音,是上天想唤醒这些还在沉睡中的万物吗。什么东西最先知道春天来了呢,庭院里的小草已经争先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尖芽。

逐句剖析

"昨夜一霎雨":昨晚听到了小雨淅淅淅沥沥落下的声音,

# 一霎:一下子。

"天意苏群物":是上天想唤醒这些还在沉睡中的万物吗。

# 苏群物:使万物复苏。

"何物最先知":什么东西最先知道春天来了呢,

# 最先知:最先领会天意。

"虚庭草争出":庭院里的小草已经争先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尖芽。

# 虚庭:空阔的庭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雨后》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生命复苏的赞美与欣喜。诗开篇点明昨夜春雨,次句强调春雨使万物复苏的天意。后两句以设问引出,通过“虚庭草争出”展现草儿对春的敏感,借草争先冒出,凸显生命活力。写作上,运用设问引发思考,拟人赋予草儿活力。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寥寥数语勾勒出充满生机的春日庭院图,以小见大,从庭院小草感知春的气息,体现孟郊对生活细微处的敏锐捕捉,展现大自然神奇魅力与生命力量,别具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雨过后,上天有意让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的设问与描绘,展现出庭院中草儿最先感知春的气息而争先冒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滋润万物、带来生机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虚庭草争出”运用拟人手法,“争”字赋予草以人的竞争意识,将草儿在春雨后急切破土而出的情景生动展现出来,使草的形象更加鲜活,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特点。

3. 分段赏析

《春雨后》首句“昨夜一霎雨”,简洁点明时间与事件,一场短暂春雨在昨夜落下,平淡叙述中为后文铺垫,让读者知晓环境背景。次句“天意苏群物”,提升境界,将春雨赋予“天意”,认为是上天有意让万物复苏,使诗句蕴含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赞叹,传达出春雨滋润万物的神圣使命。第三句“何物最先知”,以设问形式引发读者好奇与思索,为末句蓄势。末句“虚庭草争出”给出答案,“争”字运用拟人,生动描绘出空旷庭院中草儿们仿佛相互竞赛般急切破土而出的情景,展现出春雨后小草蓬勃的生命力,侧面烘托春雨的滋润之功,从侧面表现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下一篇:唐·李白《江上望皖公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