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空天籁寂":空旷的山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已寂静无声,
#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水声、鸟鸣声等。
"水榭延轻凉":水榭之处带来微微的清凉之感。
# 轻:一作清。,延:带来。
"浪定一浦月":湖面的波浪已经平静,一湖的月色洒在上面,
# 浪定:水面平静。
"藕花闲自香":莲花自在地开放,悠悠地散发着清香。
# 藕花:莲花。
晚唐诗人
李群玉(810?~862?),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进诗于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善吹笙,擅书法。其诗文辞遒丽,含思深婉,善写羁旅之情,亦有个别艳情之作。因久居湘沅,宗师屈原、宋玉,故其所作颇有湖湘民歌气息。代表作品有《题二妃庙》《黄陵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空寂宁静的夜景。全诗虽无一字直接写相思,却借“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等清幽之景,以景传情,含蓄地寄寓了作者的相思之情,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展现出细腻的情感表达。
2. 分段赏析
首句“山空天籁寂”,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中空寂的环境,从听觉角度写大自然的树叶沙沙声、鸟声都静止了,突出万籁俱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次句“水榭延轻凉”,从触觉方面入手,写诗人在水榭处感受到夏夜的轻凉,进一步营造出舒适惬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境。第三句“浪定一浦月”,从视觉上描绘出小湖的水波不兴,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月亮,静卧湖底的月亮与周围的寂静相呼应,画面静谧美好。末句“藕花闲自香”,从嗅觉角度写荷花自在地散发着清香,“闲”字赋予藕花一种闲适、自在的状态,进一步烘托出宁静的氛围。
3. 作品点评
诗中怀想的具体对象并未点明,我们无需也无从揣测。能与诗人共沐这清幽雅致的景致,感受那份恬淡如诗般的生活意趣,便已然是对艺术的一次深切感悟与陶醉。
# 诗但写空寂夜景,而相思之意在言外。盖凡境过于静寂,易生远思。所思或不一,故不可指实。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下一篇:唐·王翰《题败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