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如烟草淡如金":新柳的颜色浓郁时如同烟草,浅淡时好似黄金,
"濯濯姿容袅袅阴":它清新明净的姿态,摇曳出袅袅的柳荫。
"渐软已无憔悴色":柳枝渐渐柔软,已没有了憔悴的模样,
"未长先有别离心":还没有长得茂盛修长,却仿佛先有了离别的愁绪。
"风来东面知春浅":东风从东面吹来,便知道春天还尚浅,
"月到梢头觉夜深":月亮升到柳梢头,才感觉到夜已深沉。
"惆怅吴宫千万树":对着吴宫里那千万棵柳树心中满是惆怅,
"乱鸦疏雨正沉沉":此时纷乱的乌鸦在稀疏的雨中,一片昏暗迷蒙。
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吴中四杰”之一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字孟载,号眉庵,祖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元末曾为张士诚记室,不久辞去。明初,任河南荥阳令,官至山西按察副使,后被谗夺职,服劳役于京,卒于工所。杨基是杨维桢的弟子,当时称二人为“老杨”“少杨”。其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并称“吴中四杰”,亦称“明初四杰”,共创北郭诗社。他以诗著称,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长于诗律,写景新巧,抒情细腻,辞藻秾丽,色彩明爽,诗风轻柔,韵致浓郁。其词也有相似的风格,颇有香奁体风致,但能做到香而不软,丽而不艳。代表作品有《初春》《雪中柳》《清平乐·江宁春馆写怀》《蝶恋花·春闺怨》等。著有《眉庵集》。
1. 分段赏析
“浓如烟草淡如金,濯濯姿容袅袅阴”两句描绘新柳的色泽与形态。“浓如烟草淡如金”,运用比喻,将新柳的颜色比作烟草的浓绿与金的浅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柳色由浓转淡的独特美感;“濯濯姿容袅袅阴”,“濯濯”形容新柳清新、明净的姿态,“袅袅”则写出柳荫随风摇曳的轻柔之态,细腻勾勒出新柳初长时的清新柔美与婀娜风姿。“渐软已无憔悴色,未长先有别离心”两句赋予新柳情感与象征意义。“渐软已无憔悴色”,点明柳枝逐渐柔软,褪去了枯枝时的憔悴,展现出柳树焕发生机的过程;“未长先有别离心”,诗人巧妙地将离别之情赋予新柳,新柳还未长得繁茂,就仿佛有了离别的愁绪,以柳喻人,借柳抒发离别之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与韵味。“风来东面知春浅,月到梢头觉夜深”两句借新柳写春夜之景与感悟。“风来东面知春浅”,从触觉与感知角度出发,东风吹来,拂过新柳,让人知晓春天尚浅,以新柳作为感知春天的媒介,体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月到梢头觉夜深”,从视觉角度描写,月亮升到柳梢,让人感觉到夜已深沉,通过新柳与月色的结合,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春夜氛围。“惆怅吴宫千万树,乱鸦疏雨正沉沉”两句借景抒情,深化主题。“惆怅吴宫千万树”,“吴宫”这一历史古迹的引入,使诗歌具有了历史厚重感,“千万树”描绘出柳树众多的景象,诗人面对此景,心生惆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兴亡相联系;“乱鸦疏雨正沉沉”,描绘出乱鸦纷飞、疏雨绵绵的昏暗画面,进一步渲染出压抑、沉郁的氛围,借景抒发对历史变迁、繁华不再的感慨与惆怅之情。
上一篇:明·郑梦周《使日本》
下一篇:明·陈邦瞻《金陵社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