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
·
cháng
xíng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kuàng
ráo
bēi
fēng
sōu
sōu
huáng
hāo
cǎo
bái
yáng
shuí
zhī
huái
怀
bào
suǒ
shì
tóng
páo
zhě
xiāng
féng
jìn
shuāi
lǎo
běi
dēng
hàn
jiā
líng
nán
wàng
cháng
ān
dào
xià
yǒu
shù
gēn
shàng
yǒu
shǔ
gāo
huáng
sūn
jìn
qiān
zǎi
rén
guò
bǎo
pín
jué
jīng
líng
nài
rén
shēng
mìng
yǒu
jiǔ
qiě
cháng

译文

空旷的原野被凄凉的风声充斥,原野上长满了枯黄的蒿草。把马的缰绳系住,我依靠在白杨树上,有谁知道我的怀抱所向呢。那些曾经的同伴,如今相逢都已衰老。向北登上汉家的陵墓,又向南眺望长安的大道。陵墓下面有枯树根,有鼯鼠的巢穴。刘邦的子孙已经无处可寻了,陵墓前千百年也没有人经过。陵墓中的宝玉频频被盗掘,神明又能怎么办呢。人应该对命运保持通达,有酒的时候就该放声高歌。

逐句剖析

"旷野饶悲风":空旷的原野被凄凉的风声充斥,

# 悲风:让人感觉凄凉的风声,也指凄厉的寒风。,饶:富饶。

"飕飕黄蒿草":原野上长满了枯黄的蒿草。

# 黄蒿:枯黄了的蒿草。亦泛指枯草。黄:一作多。,飕飕:象声词,指风声。

"系马倚白杨":把马的缰绳系住,我依靠在白杨树上,

# 白杨:树名。又名毛白杨,俗名大叶杨。易落叶也。,倚:一作停。

"谁知我怀抱":有谁知道我的怀抱所向呢。

"所是同袍者":那些曾经的同伴,

# 同袍:同胞挚友。《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袍:一作怀。,所是:凡是。是:一作见。

"相逢尽衰老":如今相逢都已衰老。

"北登汉家陵":向北登上汉家的陵墓,

# 汉家陵:汉代皇帝的陵墓。,北:一作况。

"南望长安道":又向南眺望长安的大道。

"下有枯树根":陵墓下面有枯树根,

"上有鼯鼠窠":有鼯鼠的巢穴。

# 窠:巢穴。,鼯鼠:鼠类最小的一种。故又称甘口鼠。鼯:一作鼷。

"高皇子孙尽":刘邦的子孙已经无处可寻了,

# 高皇:即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千载无人过":陵墓前千百年也没有人经过。

# 过:超过。

"宝玉频发掘":陵墓中的宝玉频频被盗掘,

# 发掘:盗挖也。,宝玉:指汉帝陵墓中的宝藏。

"精灵其奈何":神明又能怎么办呢。

# 精灵:神仙精怪。

"人生须达命":人应该对命运保持通达,

# 达命:知命,通达生命。

"有酒且长歌":有酒的时候就该放声高歌。

# 长歌:放声高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歌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沉郁苍凉之笔,勾勒自然景致与历史遗迹。诗中尽显旷野的空寂,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将诗人对生命、历史、命运的深刻思索与感慨,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全诗情思凝重,诗境雄浑旷远,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属于感怀题材。通过描写旷野、汉家陵等衰败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世事沧海桑田变迁的深沉感慨,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面对此景主张通达人生、及时行乐的思想,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 分段赏析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开篇通过描写旷野中悲风劲吹、黄蒿草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系马倚白杨”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谁知我怀抱”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情怀无人知晓的苦闷。“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与曾经一同服役的人相逢,发现都已衰老,流露出时光流逝、岁月沧桑之感。“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诗人登上汉家陵墓,眺望长安道路,引发了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的咏史怀古做铺垫。“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描写了陵墓的荒废景象,枯树根、鼯鼠窠暗示着陵墓的破败,“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陵墓中的宝玉被频繁挖掘,祖先的灵魂却无可奈何,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这两句诗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现实的无情,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认为应当通达命运,在有酒的时候就姑且放声高歌。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超脱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意境雄浑开阔,文字雕琢细腻,辞藻温润而富有韵味,读来如珠落玉盘,音律婉转和谐,令人回味悠长。在抒情表意上,诗人情感真挚而深沉,能轻易触动人心;于造景绘物时,画面栩栩如生,仿若身临其境;从写意构思处,意境深远空灵,尽显高妙匠心,在各个方面皆展现出超凡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篇虽句健而少沉实。

明顾璘《批点唐诗正音》

# 此哀人寿命劝行乐也。

明唐汝询《唐诗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勃《长柳》

下一篇: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