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寄朱弦上":把离情别恨寄托在朱红熟丝制作的琴弦上,
# 朱弦:练朱弦,用练丝(熟丝)制作的琴弦,亦泛指弦乐器。
"含情意不任":无奈琴声也无法言尽我心中的愁绪。
# 任:任意,尽力。
"早知云雨会":如果早知道这是如相合又要相散的云雨一样的缘分,
"未起蕙兰心":兰心蕙质的女子不会在心中起这般涟漪。
# 蕙兰:心地善良,品质高尚的女子。
"灼灼桃兼李":花时正盛的桃花和李花,
# 灼灼:鲜明的,盛烈的。指花茂盛鲜明的样子。
"无妨国士寻":正等待着国士来寻觅欣赏。
#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
"苍苍松与桂":苍劲出尘如松树桂树者,
"仍羡世人钦":虽然孤独,我仍羡慕它们能得到世人的尊敬。
# 钦:钦慕,敬慕。
"月色苔阶净":月色下的庭院里,布着青苔的石阶是那样干净,
"歌声竹院深":一阵歌声传来,这植着竹子的院落显得格外深幽落寞。
"门前红叶地":即使门前地上落满红叶也不舍得扫去,
"不扫待知音":是因为在期待知音有一日会来登门拜访。
中晚唐女冠诗人
鱼玄机(844?~868),唐代诗人。原名幼薇,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补阙李亿妾,因李妻不容,于咸通中出家为女道士。鱼玄机的诗多写男女情思,属对工稳,遣词用典有新意,写男女之情真切细腻、坦率热情,也有婉曲细腻、意境雄浑阔大、恬淡悠闲之作。其诗善用意象,注重炼字以及艺术手法和叠字的使用。其诗作展现了女诗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一些唐朝的社会活动,同时体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以及乐观的生命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爱情观念,为后世女性主义的研究作出贡献。有作品《寄李亿员外》《江行》《赋得江边柳》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也是一首闺怨诗。诗中把离情别恨寄托在琴弦上,以“灼灼”自比,回忆青春岁月美貌吸引名士;以“苍苍”喻人,感慨时光流逝、红颜难驻。借月色下干净的苔阶、竹院深处的歌声等景象,营造出静谧清幽又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感情上的失意与哀怨,以及对知音的期盼和对青春易逝的伤感。
2. 分段赏析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两句是直抒胸臆的起笔。一个“寄”字,将心中难以排遣的怨恨之情赋予琴弦,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外物的无奈。“含情”写出诗人饱含深情,“意不任”则直白地表达出这种情感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奠定了全诗哀怨的基调。“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两句以假设语气展开。“早知”“未起”形成因果关系,“云雨会”隐喻与意中人的相遇结合,“蕙兰心”象征美好真挚的情感。诗人后悔自己当初动了情,表现出对这段感情的失望与懊悔,暗含着在感情受挫后的自我反思。“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两句以花喻人。“灼灼”出自《诗经》,描绘桃花、李花鲜艳盛放的样子,诗人借此自比,表明自己如花般美好,即便身为女道士,也不妨碍有才德之士来寻觅。既流露出对自身魅力的自信,也暗含渴望知音赏识的期待。“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两句又以松柏、桂花作比。“苍苍”描绘出松柏、桂花挺拔苍翠的姿态,它们象征着品德高洁的人,诗人羡慕它们能被世人钦佩敬仰,实则是借物抒怀,感慨自己虽有高洁品格,却无人欣赏,表达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怅惘。“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两句是写景之笔。描绘了月光洒在青苔覆盖的台阶上,使台阶显得格外洁净,竹院深处传来阵阵歌声。“月色”“苔阶”“竹院”等意象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以乐景衬哀情,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门前红叶地,不埽待知音”两句以景结情。门前铺满红叶,诗人却不打扫,而是等待知音到来。“红叶”既渲染出深秋的萧瑟氛围,又赋予其特殊寓意,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与期待,“不埽待知音”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知音的苦苦期盼,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上一篇:唐·戴叔伦《叹葵花》
下一篇:唐·杜甫《朱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