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ān
xuē
yán
jiǎn
xuē
huá
zuì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wén
zhāng
yǒu
shén
jiāo
yǒu
dào
duān
zhī
míng
zǎo
ài
mǎn
táng
jìn
háo
hàn
kāi
yán
shàng
fāng
cǎo
ān
jiàn
yuǎn
méi
luàn
chā
fán
huā
xiàng
qíng
hào
qiān
yóu
cán
jiù
bīng
xuě
bǎi
qiě
shì
kāi
huái
怀
bào
chuí
lǎo
è
wén
zhàn
bēi
shāng
wèi
huǎn
yōu
xīn
dǎo
shào
nián
zòng
tán
xiào
kàn
xíng
róng
gǎo
zuò
zhōng
xuē
huá
shàn
zuì
zuò
fēng
lǎo
jìn
lái
hǎi
nèi
wéi
cháng
shān
dōng
bái
hǎo
liú
shěn
xiè
wèi
gōng
cái
jiān
bào
zhāo
chóu
jué
dǎo
zhū
shēng
jìn
xīn
zhī
wàn
shì
zhōng
shāng
bǎo
hān
luò
西
fēng
lái
yuàn
chuī
shuǐ
tiān
jīn
bēi
shéng
zhī
jiǔ
cháng
kuài
zhī
qióng
chóu
ān
zài
zāi
shí
qiū
jǐng
rén
bái
shēng
qīng
tái
yǐn
lìng
xīn
āi

译文

文章若得神韵,交友须循道义,苏端、薛复因此早享盛名。满座宾客皆才俊,设宴于正月初一,心念春日芳草。恨不能健步移来远方的梅枝,繁花乱插映晴空。千里残冰未消,且以百壶美酒开怀畅饮。垂老厌闻战鼓悲声,急饮烈酒暂缓忧心如捣。少年当纵情谈笑,看我形容已憔悴如枯槁。宴席中薛华善长醉歌,自创歌辞风格苍劲。近来海内擅写七言长句者,唯你与山东李白并称。何逊、刘孝绰、沈约、谢朓之才未臻工巧,鲍照诗风亦难及你绝妙。诸君虽尽新知之乐,世事终难自保。酒酣日落西风起,愿借野水添满金杯。如渑池之酒常畅快,岂知穷愁何所寄?忽忆秋雨时古井倾塌,白骨生满青苔,怎不痛饮消心哀?

逐句剖析

"文章有神交有道":文章若得神韵,交友须循道义,

# 文章有神交有道:这句诗是对苏端、薛复的赞扬。他们有两个优点:一是“文章有神”,一是“交友有道”。

"端复得之名誉早":苏端、薛复因此早享盛名。

# 名誉:《孔丛子》: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蜀志》:许靖,夙有名誉。

"爱客满堂尽豪翰":满座宾客皆才俊,

# 翰:旧注:一作杰。,满堂:曹植诗:“公子敬爱客。”《前汉书》:陈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

"开筵上日思芳草":设宴于正月初一,心念春日芳草。

# 芳草:《书》:“正月上日。”注:“上日,朔日也。”《楚辞》:“何所独无芳草兮。”,上日:指一月一日。

"安得健步移远梅":恨不能健步移来远方的梅枝,

# 安得健步移远梅:席上插有梅花,当是从远处采来,所以说“安得健步移远梅”。这并非希望之辞。乐府《巾舞歌》“健兵哺,谁当吾。”

"乱插繁花向晴昊":繁花乱插映晴空。

# 晴昊:即睛天。

"千里犹残旧冰雪":千里残冰未消,

# 残:残,余也。王粲诗:“冰雪截肌肤。”

"百壶且试开怀抱":且以百壶美酒开怀畅饮。

# 开怀抱:即开怀、心胸舒畅的意思。,百壶:《诗》:“清酒百壶。”《九章》:“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此怀抱二字所本。古诗:“临风送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垂老厌闻战鼓悲声,

# 垂老: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庾信诗:“雷辕惊战鼓。”

"急觞为缓忧心捣":急饮烈酒暂缓忧心如捣。

# 急觞为缓忧心捣:谢灵运诗:“急觞荡幽默。”《诗》:“我心忧伤,叔焉如捣。”急:一作羽。

"少年努力纵谈笑":少年当纵情谈笑,

# 少年努力纵谈笑:古乐府:“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书》:赵李诸侍中,皆谈笑大噱。

"看我形容已枯槁":看我形容已憔悴如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宴席中薛华善长醉歌,

# 善:一作能。

"歌辞自作风格老":自创歌辞风格苍劲。

# 风格:《抱朴子》:“风格端严。”《颜氏家训》:“体度风格,去今实远。”

"近来海内为长句":近来海内擅写七言长句者,

# 长句:指七言歌行。,为:一作无。

"汝与山东李白好":唯你与山东李白并称。

# 山东李白:杨慎曰:此诗本是东山李白,俗本改作山东。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而反引杜诗为证,儿子郢书燕说矣。钱谦益曰:按《旧书》: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钱易《南部新书》亦同。元徽之作《杜工部墓志》亦云:山东人李白。盖白隐于徂徕,时人皆以山东人称之,故杜诗亦曰山东李白。曾巩以旧史为误,非也。近时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阳冰云:歌咏之际,屡称东山,颢云: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此亦偶然题目,岂可援据为称谓乎?杨好奇曲说,不足取也。李东阳《麓堂诗话》:唐士大夫,举世为诗,而传者可数,其不能者弗论,虽能者亦未

"何刘沈谢力未工":何逊、刘孝绰、沈约、谢朓之才未臻工巧,

# 何刘沈谢力未工:《梁晋》: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编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何氏语林》: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休文、陈郡谢玄晖、琅邪王元长,以气类相推毂。何,逊;刘:孝绰;沈:约。

"才兼鲍昭愁绝倒":鲍照诗风亦难及你绝妙。

# 才兼鲍昭愁绝倒:《宋书》: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愁绝倒,诗有愁为不及也。《世说》:“卫玠谈道,平子绝倒。”鲍照: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写过一些拟乐府的七言诗,如《行路难》等,李白受到过他的影响。《晋书.卫阶传》:“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珍言,辄叹息绝倒。”绝倒:谓倾倒之极,意思是十分佩服。

"诸生颇尽新知乐":诸君虽尽新知之乐,

# 诸生颇尽新知乐:《汉书·翟方进传》:努力为诸生学问。《东观汉记》:相者谓班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楚辞》:“乐莫乐于新相知。”

"万事终伤不自保":世事终难自保。

# 万事终伤不自保:《书》:“万事隳哉。”阮籍诗:“一身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酒酣日落西风起,

"愿吹野水添金杯":愿借野水添满金杯。

# 愿吹野水添金杯:见风吹水动,便想添杯作酒,总是欲多饮以宽怀耳。梁武帝诗:“碧玉捧金杯。”添:一作注。

"如渑之酒常快意":如渑池之酒常畅快,

# 如渑之酒常快意:《左传》:“有酒如渑。”《前汉书·栾布传》:“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如渑之酒:《左传·昭十三年》:“有酒如渑。”渑,渑水,出自齐国(今山东省临淄县一带),水名,此形容酒多。

"亦知穷愁安在哉":岂知穷愁何所寄?

"忽忆雨时秋井塌":忽忆秋雨时古井倾塌,

# 忽忆雨时秋井塌:张綖云: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楚人皆谓楚王坟为井上。塌,倾颓也。

"古人白骨生青苔":白骨生满青苔,

# 古人白骨生青苔:鲍照《挽歌》:“枯髅依青苔。”

"如何不饮令心哀":怎不痛饮消心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是唐朝杜甫创作的七言古诗。全诗共二十七句,分四部分展开:前六句记述苏端、薛复设宴聚会的场景;中间六句由宴饮场景引发诗人对时局的思考;随后六句转写简赠薛华的缘由;末九句以醉歌作结,抒发内心感慨。诗歌通过描写宴饮活动和友人醉态,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同时流露出个人才能未得施展的苦闷。作品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有序事,中有感怀,后有寄赠,结尾收束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初一,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一个新年。当时杜甫参加友人苏端、薛复的宴饮,座中有诗人薛华。彼时叛军虽已攻陷洛阳,但长安尚未失守,朝廷仍维持着表面秩序。席间谈话涉及友人交谊、诗歌创作技法及人世无常等话题,与往日宴饮并无明显不同。不过战乱的阴云已然笼罩:边地消息时断时续传来,驿路交通逐渐受阻,市场上米价悄然上涨。这些现实因素让聚会的欢愉氛围始终掺杂着隐忧,正如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重,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管宴饮照常进行,但节庆的喧闹声里已混入了时代动荡的回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以宴会场景为背景,交织豪情与悲慨,既赞友人诗才又抒乱世之忧。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笔法,展现盛唐向中唐过渡期的文人心态与时代阵痛。

2. 写作手法

对比:“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少年谈笑”与“垂老枯槁”对比,凸显人生易老、乱世悲怆;“新知乐”与“不自保”映照现实之忧。这两句通过“少年”与“老者”的年龄、状态对比,突显了人生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用典:“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以“何刘沈谢”“鲍照”等历史文豪衬托薛华诗才;以“白骨青苔”暗喻战乱惨烈,深化诗人对生死无常之叹。突出薛华诗风的雄健与情感深度,呼应后文。象征:“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白骨生青苔”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荒凉。秋井塌陷后暴露的古墓白骨,覆盖青苔,既是战乱中生灵涂炭的缩影,也暗示个体生命终将消逝的悲凉。这一意象将个人衰老与历史沧桑结合,深化了全诗的悲剧意蕴。借景抒情:“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通过“千里冰雪未消”的实景描写,既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现实,又以冰雪的寒冷反衬诗人内心对时局的忧虑与压抑。冰雪的残留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战乱未平的象征。借冰雪之景,抒发了对国事的忧心与借酒消愁的无奈。“战鼓悲”以听觉意象渲染出动荡时代的悲凉氛围,战鼓声象征战乱频仍,直接触发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焦虑。通过战鼓的“悲”与“急觞”的对比,将个人衰老的悲凉与时代的苦难交织,凸显忧思之深重。

3. 分段赏析

首段:“文章有神交有道”到“乱插繁花向晴昊”,开篇赞苏端、薛复“文章有神交有道”,点明宴席主宾;借“芳草”喻贤士,以“移梅插花”抒春日之愿,隐晦表达对和平的向往。第二段“千里犹残旧冰雪”到“看我形容已枯槁”,直抒胸臆与隐喻并用,情感由豪迈转向沉郁,由“残冰雪”隐喻战乱余寒,直言“垂老恶闻战鼓悲”,以急饮烈酒暂缓忧思,对比少年与自身衰老,揭示乱世之痛。第三段“坐中薛华善醉歌”到“才兼鲍昭愁绝倒”,专赞薛华醉歌之才,称其七言诗(长句)与李白齐名,并超越南朝诗人,以“愁绝倒”收束,暗含对乱世文人命运的同情,溯源至鲍照的遒丽风格。最后一段“诸生颇尽新知乐”到“如何不饮令心哀”,意象陡转,情感跌宕,从宴饮之乐突转至生死之思,“白骨青苔”暗指战乱惨状,以“如何不饮令心哀”作结,将个人悲愁升华为对苍生的哀悯,深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无奈。

4. 作品点评

全诗以宴饮场景和友人醉态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酒酣耳热之际的即兴创作,折射出诗人对当下世事的深切关注与仕途困顿的郁结。在评价友人诗才时,作者将薛华与李白相提并论,特别指出其诗歌创作中“长句”的独特造诣,引述“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的评语,这种将六朝诗人鲍照的忧思特质与当代创作相联系的论断,恰与其评价李白“俊逸鲍参军”的见解形成呼应。字里行间既流露出对友人诗歌技艺的由衷赞赏,也暗含着对同样具有卓越才华却难获施展机遇者的深切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刘云:第能此起,不患辞穷(首二句下)。刘云:此老歌行之妙,有不自知其所至者(“近来海内”二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诗须出自性情。今佳辰胜友,会集一堂,岂非快事?而“开怀抱”即接以“战鼓悲”,“乐新知”即接以“不自保”,才是自家做诗。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

# 可谓老气横九州。冲门而出,遂成名句(首句下)。健甚(“近来海内”二句下)。

清黄周星《唐诗快》

# 梅鼎祚曰:悲壮可喜。周珽曰:成局在手,穿插顿挫,色色匠心。其点睛处,尤有鳞甲飞动之势。唐陈彝曰:“急觞为缓忧心捣”七字练前语,极散缓矣;至“气酣日落”数句,才振作。唐孟庄曰:杜不虚赞,恨薛华歌不传。尾七字,振起一篇。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子美“文章有神交有道”,虽曰深老,且起有势,却是露句;宋人宗此等失足耳。滔滔一韵,未见精工。至“气酣日落”以后,浮气乃尽,真力始见耳。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

# 唐初七言歌行,多用齐梁旧体,至公等乃专法鲍明远《行路难》,极于遒壮,故诗中专以“长句”为言也(“近来海内”句下)。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子美如《苏端薛复篇》言饮酒者不多,而“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宛似太白语。

清吴乔《围炉诗话》

# 词气朴老,脉络井然,末幅纵笔排宕,单句径注,亦别有神味。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文章有神交有道”七字,总提有力,以下便挥洒日如;“气酣日落”一段与赠郑虔“春夜沈沈”后半同一笔墨,所谓气足神王处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 “坐中”以下,另表“薛华”,次座客也。而“诸生”句随手总束端、复,“万事”句随手蹴起醉怀,使笔正似梨花枪矣。看他将三人分作两处,日身夹入中间,而末段之醉怀,正伏根于夹入一段内,既变化,复细密。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起叙端、复开筵,是点题。起句妙,先起棱。“安得”三句插入。“百壶”以下叙饮,入薛华,亦是点题。“气酣”以下,总收起棱,神气俱变。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下一篇:唐·张籍《洛阳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