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上峡重复重":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
# 上峡:高峡。,巴江:水名。这里指鄂西、川东的长江。这一带周初为巴子国,后为巴郡。
"阳台碧峭十二峰":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
# 十二峰:巫山群峰陡峭,著名的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阳台:今重庆巫山县高都山,传为《高唐赋》所写楚王、神女相会之阳台。实为后人附会。
"荆王猎时逢暮雨":荆王射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
# 暮雨:指神女。,荆王:楚王。荆:春秋时楚国的旧称。
"夜卧高丘梦神女":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
# 高丘:泛指高山。
"轻红流烟湿艳姿":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
# 湿艳姿:沾湿的美丽姿容。,轻红流烟:淡红色的飘动的云气。
"行云飞去明星稀":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
# 明星稀:星星稀少,指破晓时分。
"目极魂断望不见":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芳影,
# 魂断:销魂神往。《神女赋》写神女去后,(襄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暗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目极:极目远望。
"猿啼三声泪滴衣":听到峡中猿猴声声悲鸣,不觉令人泪落打湿了衣裳。
# 猿啼三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载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诗歌描绘了巴江三峡层峦叠嶂、阳台十二峰的险峻秀丽,介绍了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的古老传说,营造出一种神秘朦胧、如梦如幻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巫山奇景的赞叹,对传说故事的神往,以及因追寻梦幻之景而不得所产生的惆怅、失落,乃至最后“猿啼三声泪滴衣”的哀伤之感,尽显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思的交融。
2. 分段赏析
“巴江上峡重复重”: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幅舟行江上的画面,一个“重复重”,将巴江三峡层峦叠嶂、水路迂回曲折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跟随诗人的笔触,感受到那沿江上溯时山重水复的艰难与漫长,同时也暗示出旅途的孤寂,悄然引出下文对巫山十二峰的描绘,奠定全诗的基调。“碧峭十二峰,阳台在峰南”:“碧峭”二字,精炼地概括出巫山十二峰的碧绿险峻,尽显其神韵风姿,仿佛十二座翠玉雕琢的奇峰突兀眼前。而提及“阳台”,既点明地理位置,又因它与巫山神女传说紧密相连,具有启下的关键作用,勾起读者对那段浪漫传说的遐想,使得诗歌在实景描绘中自然融入奇幻色彩。“但飞萧萧雨”:在诗境营造上堪称妙笔,正值舟行巫峡,本就容易让人联想起古老神话,而这萧萧细雨,恰似一根引线,瞬间将现实情境与“朝云暮雨”的传说情节紧密相连,让诗人与读者一同沉浸其中,仿佛周围的雨雾都弥漫着神秘浪漫的气息,为后续楚王梦遇神女之事铺垫出恰如其分的氛围。“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诗人巧妙地改编宋玉赋中的情节,将楚王遇神女的场景从游云梦、宿高唐转换为猎时逢雨、夜卧高丘,使得舟行逢雨与楚王畋猎逢雨相互交织,让冥想中的诗人与故事里的楚王仿佛合二为一,模糊了现实与传说的界限,不仅增添故事的戏剧性,更暗示诗人对这一传说的痴迷神往,不着痕迹地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轻红流烟湿艳姿”:此句是对阳台神女惊艳出场的刻画,“轻红流烟”描绘出一片落英缤纷、云烟缭绕的唯美场景,仿若神女从这如梦如幻的仙境中袅袅走来,“湿艳姿”更是点睛之笔,既赋予神女轻盈、娇艳的特质,又因那晶莹的“湿”意,巧妙融入“暮雨”元素,使其区别于一般神女形象,独具灵动与神秘之感,宛如一幅鲜活的神女图浮现眼前。“行云飞去明星稀”:生动展现神女离去的情景,“行云”呼应前文“朝云暮雨”,象征神女化云而去,飘然而逝,给人以空灵、缥缈之感;“明星稀”则点明时间流逝,随着神女离去,夜空愈发黯淡,营造出一种怅惘失落的氛围,与神女出场时的惊艳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故事的凄美,让读者也不禁为这短暂的浪漫叹息。“目极魂断望不见”:直白而强烈地抒发诗人内心感受,“目极”写出诗人极力眺望的姿态,试图挽留那消逝的浪漫幻影;“魂断”则将其失落惆怅之感推向极致,仿若灵魂都被神女带走,只剩满心的痴迷与不舍,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沉浸在传说情境中的如痴如醉,以及美梦破灭后的黯然神伤。“猿鸣三声泪沾裳”:化用古谚,以猿鸣声声、泪湿衣裳收尾,将峡中羁旅的愁怀、故事凄艳的结尾以及峡中迷离景象完美融合,那悠长的猿鸣声,在空旷的峡谷间回荡,仿佛是诗人内心哀愁的回响,进一步烘托出全诗的悲剧氛围,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与共鸣,余韵悠长。
3. 作品点评
全诗匠心独运,把峡中壮美风光、神话传说与古代谚语相融,诗人古峡行舟时,受沿途景象、故事触动,有感而发。诗作风格幽峭奇艳,文字凝练优美,仅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奇幻幽艳之境,仿若引人踏入神秘天地,让人沉浸回味,余韵悠长。
# 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
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 宋国材:“轻红”二句曰:“怨甚。”
唐孟郊《孟东野诗集》明凌濛初刻本引
上一篇:唐·张祜《杂曲歌辞·上巳乐》
下一篇:唐·韩愈《戏题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