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líng
wàng
yuè
shěn
xué
shì

朝代:唐作者:赵嘏浏览量:1
chuān
huà
jìng
tíng
dōng
dài
zhào
xián
yóu
chù
chù
tóng
tiān
zhú
shān
qián
jìng
pàn
jīn
lóu
zhōng

译文

一川风景如画,位于敬亭山之东,待诏之人闲适游览,所到之处皆是如此。天竺山前,镜湖之畔,怎能比得上今日在庾楼之中的景致。

逐句剖析

"一川如画敬亭东":一川风景如画,位于敬亭山之东,

"待诏闲游处处同":待诏之人闲适游览,所到之处皆是如此。

"天竺山前镜湖畔":天竺山前,镜湖之畔,

"何如今日庾楼中":怎能比得上今日在庾楼之中的景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宛陵望月寄沈学士》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赵嘏写给沈学士的寄情之作,通过描绘宛陵的如画美景以及诗人自己待诏时的闲游之态,表达了诗人对沈学士的敬仰和羡慕之情。诗中先以细腻笔触刻画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展现出诗人在美景中闲适自在的心境,而后通过对天竺山前镜湖等远方美景的联想,与当下所处的庾楼进行对比,在对景色的赞美与感慨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和对岁月流转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赵嘏清圆熟练、律切工稳的诗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赵嘏(806?~852),唐代诗人。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大中年间,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赵嘏颇有诗名,尤工七言律诗,清圆流畅,律切工稳,与杜牧、许浑的诗风相近。诗作中时有警句,所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二句,为杜牧激赏,称其“赵倚楼”。代表作品有《长安秋望》《寄归》。著有《渭南诗集》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川如画敬亭东”:首句便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呈现于读者眼前。敬亭山以东,一片平川之上,风光旖旎,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诗人开篇就用如此优美的笔触描绘景色,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为全诗奠定了清新雅致的基调,让人对接下来诗人的所感所发充满期待。“待诏闲游处处同”:“待诏”点明诗人的身份,此时诗人拥有闲暇时光,四处游历。“处处同”则表明诗人在这如画的景致中,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一种闲适与惬意,似乎这世间的美好无处不在,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悠然自得,传达出一种对闲适生活的沉醉。“天竺山前镜湖畔”:诗人的思绪在此处飘向远方,提到了天竺山前和镜湖之畔。天竺山在古代常被视为神圣之地,镜湖则以其平静清澈而闻名。这两个地方都是风景绝佳之处,诗人在此通过提及它们,或许是在回忆曾经游历过的美好之地,也可能是借此与当下所处之地形成一种对比或联想,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何如今日庾楼中”: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出现,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前面描绘了敬亭东的如画美景、自己的闲游之乐,以及天竺山和镜湖的美好,而此时却发出感慨,认为这些都比不上今日身处庾楼之中的所见所感。这一反问,强调了诗人对当下在庾楼所领略到的景致或氛围的极度赞赏,也可能蕴含着在庾楼中发生的某些特别之事,让诗人觉得此刻无比珍贵,从而引发了这样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殷尧藩《登凤凰台二首》

下一篇:唐·杜荀鹤《溪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