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负志气":我年轻时就有着远大的抱负,
"信道不从时":遵奉直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从时:顺从时尚,追随行时的潮流。
"只言绳自知":只说法度如绳丝毫不能苟且,
# 绳:木工用来划线的墨斗绳,这里指法度。
"安知室可欺":那知道搞阴谋的人卑鄙恶毒?
# 室可欺:在暗里就可以搞阴谋诡计。,安:哪里。
"百胜难虑敌":百战百胜不一定能认清对手,
# 难虑敌:一作虑无敌。虑:思考,认识。
"三折乃良医":多次折臂却可以学到些医术。
# 三折:即三折肱(gōng)。
"人生不失意":一个人如果没经过什么波折,
"焉能慕知己":他有办法认识自己的不足吗?
# 知己:认识自己的意思。一作“己知”。,慕:显露,看出来。一作“暴”。,焉:怎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少年志向与挫折反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历经政治磨难后对直道难行的清醒认知,以及从失败中汲取力量的坚韧精神。
2. 分段赏析
一二句诗人从小便胸怀壮志,崇尚正直之道,拒绝随波逐流。然而,由于初涉世事,经验尚浅,他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与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尚未有深刻的理解。三四句“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透露出诗人曾天真地认为只要坚持正道,便能自然辨明是非,未曾料到政治斗争的复杂与对手的狡诈。这成为了他对过往政治斗争失败的自省与教训总结。最后四句,诗人领悟到了“百胜亦需防敌诈,三折方知医道深”的深刻哲理。面对失败,他并未陷入消极与悲观,而是从“失意”中汲取力量,深刻反思,总结经验,准备以更加坚韧的姿态重新投入未来的战斗。
# 有自悔语而无颓丧情,有振奋意而无骄傲情,有清刚气而无遁世情。语言质朴无华,而无锋芒刺眼,真是学阮公体象阮公体,胜阮公体。
现代文史家华钟彦《刘禹锡诗文赏析集》
# 此必禹锡初遭贬斥时愤激之词。
现代文史家瞿蜕园《刘禹锡集·名家选集》
上一篇:唐·陆龟蒙《春思》
下一篇:唐·魏璀《湘灵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