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shǐ
使
jūn
shān
zhuāng

朝代:唐作者:牟融浏览量:2
xīn
yōu
piān
shì
lín
zhēng
xiàn
shǐ
使
jūn
xián
shù
chuán
xiāo
lín
shí
gāo
guō
tián
liú
shuǐ
duàn
qiáo
fāng
cǎo
dàn
yān
shū
luò
huā
tiān
qiū
chéng
zhǔn
chóng
lái
chén
zuì
fáng
mián

译文

诗人的友人陈使君新近得到了一处山庄别墅,由于它处地幽僻,竟引起了读书人们的羡慕,大家都称赞这位陈使君志趣高雅。几间舒适而简朴大方的房舍正坐落在溪水边,房舍不远是十来亩肥沃的靠近城郭的农田。这里有河水流淌着,河上的桥却早已断了,路因无人行走而长出了芳草,多么清幽僻静,在春天下着小雨的天气里,野外烟雨濛濛,花儿经雨纷纷落下花瓣,真是娇艳迷人。待秋收后一定再来这里作客,愿与主人饮酒共醉,同榻而眠。

逐句剖析

"新卜幽居地自偏":诗人的友人陈使君新近得到了一处山庄别墅,由于它处地幽僻,

# 卜:选择。

"士林争羡使君贤":竟引起了读书人们的羡慕,大家都称赞这位陈使君志趣高雅。

# 士林:泛指有文士身份的人。

"数椽潇洒临溪屋":几间舒适而简朴大方的房舍正坐落在溪水边,

"十亩膏腴附郭田":房舍不远是十来亩肥沃的靠近城郭的农田。

# 附郭:靠近外城。,膏腴:肥沃。

"流水断桥芳草路":这里有河水流淌着,河上的桥却早已断了,路因无人行走而长出了芳草,多么清幽僻静,

"淡烟疏雨落花天":在春天下着小雨的天气里,野外烟雨濛濛,花儿经雨纷纷落下花瓣,真是娇艳迷人。

# 落花天:春末夏初。

"秋成准拟重来此":待秋收后一定再来这里作客,

# 准拟:准备,打算。

"沉醉何妨一榻眠":愿与主人饮酒共醉,同榻而眠。

# 榻: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陈使君山庄》是唐代诗人牟融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陈使君山庄清幽雅致的环境。首联点明山庄位置偏僻,引出士人对使君贤能的羡慕。颔联具体描写山庄的房屋和田地,展现出其生活的惬意。颈联通过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等景象,进一步渲染出山庄的清幽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秋收后再次来此沈醉眠卧的期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学者、官员

牟融(?~79),东汉学者、官员。字子优,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少时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明帝时举茂才。牟融经明才高,善议论,朝廷皆服其能,汉明帝以为才堪宰相。十二年代伏恭为司空,举动正直持重,甚得大臣节操。著有《牟子》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赞美的诗。描绘了友人陈使君新得的山庄别墅,因其地处幽僻,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雅志趣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秋成准拟重来此,沈醉何妨一榻眠”诗人直接表明到秋天庄稼成熟时还打算再来,甚至愿意在此沉醉后就在这榻上入眠,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陈使君山庄的喜爱与留恋之情。白描:“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此句运用白描手法,简洁质朴地勾勒出陈使君山庄的景象。“数椽”点明房屋数量,“潇洒”形容房屋的姿态,直接描绘出几间屋子潇洒地临靠着溪流;“十亩”说明田地面积,“膏腴”表明土地肥沃,“附郭”指出田地位置靠近城郭。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词,却生动地展现出山庄的房屋与田地状况。意象组合“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诗人将“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等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略带伤感的氛围,描绘出一幅烟雨朦胧、落花满地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意境。烘托:“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色,以自然环境的清幽、静谧来烘托陈使君山庄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陈使君高雅脱俗的贤士形象。对偶:“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与“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皆为对偶句。以前者为例,“流水”对“淡烟”,名词相对,且都描绘自然景象;“断桥”对“疏雨”,偏正结构相对;“芳草路”对“落花天”,同样是偏正结构相对,对仗工整,节奏明快。

3. 分段赏析

首联“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争羡使君贤”,点明友人陈使君新得的山庄地处幽静偏远之所,而这一选址竟引得读书人们纷纷称羡,赞叹陈使君志趣高雅。诗人开篇便为山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陈使君的贤德形象,引发读者对山庄的好奇与向往。颔联“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诗人将目光聚焦于山庄本身,几间房舍潇洒地临溪而建,尽显舒适与简朴大方。不远处,是十来亩肥沃且靠近城郭的农田。“潇洒”二字,赋予房舍灵动的气质,仿佛它们悠然自得地依傍着溪流,将原本静态的建筑写活,使其充满生气。这两句描绘出山庄的位置与格局,既有临水而居的雅致,又有农耕自足的惬意,充分展现出主人的闲适志趣与生活品味。颈联“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河水流淌,桥上虽已断损,却无碍其清幽之境,路上因行人稀少,芳草肆意生长,愈发增添了此地的静谧之感。在春雨如丝的时节,野外烟雨朦胧,花瓣在微风细雨中纷纷飘落,营造出一种轻柔迷蒙的凄美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这些独特的画面元素,通过巧妙组合,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清幽之美,体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尾联“秋成准拟重来此,沈醉何妨一榻眠”,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待秋收之后,必定再来此处作客,甚至愿与主人一同沉醉,同榻而眠。这两句诗,不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山庄的喜爱之情,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山庄主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也侧面烘托出山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在描绘山庄美景时,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视角。几间寻常房舍,原本并无出奇之处,然而因其傍溪而建,四周又无繁杂建筑环绕,反倒显得别具一格、卓然独立。“蒲酒”一词的运用堪称精妙,赋予了原本平淡的事物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仿若有了灵动的神气。此地看似行人罕至,或许稍显荒芜,但在诗人眼中,却独具清幽的韵味。尤其是“淡烟疏雨落花天”一句,宛如一幅细腻的水墨画,将那种轻柔迷蒙的美妙意境,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题韦家泉池》

下一篇:唐·王贞白《忆张处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