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ě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牟融浏览量:3
liáo
huāng
guǎn
xián
mén
tái
jìng
yīn
yīn
shǎo
hén
bái
diān
kuáng
chén
mèng
duàn
qīng
zhān
líng
luò
xīn
cún
gāo
shān
liú
shuǐ
qín
sān
nòng
míng
yuè
qīng
fēng
jiǔ
zūn
zuì
hòu
gōng
lín
xià
shēng
róng
lùn
xiāo
xiāo
huá
mǎn
tóu
shēng
shēn
yuǎn
péng
mén
juàn
sòng
yíng
míng
xīn
wài
lián
zhī
mìng
qiú
róng
xián
qíng
táo
lìng
bìng
rén
wèn
qīng
lín
xià
pín
gān
kùn
shǒu
jìn
jiào
chéng
shì
zhī
míng

译文

寂静无声的荒馆大门紧闭,幽暗处的青苔鲜有木屐踏过的痕迹。放浪不羁的白头发断却了尘世的梦幻,冷冷清清的青色毛毯还残存着游子的思乡情切。弹完高山流水,又奏梅花三弄,伴着清风就着明月喝着酒。喝醉后就枕着胳膊瘫睡在树下,不必再谈论这一辈子的光荣与耻辱了。头发渐少白发爬满头,长久以来我这贫寒之家已经疲倦了送往迎来。唯独喜欢心境宁静而不羡慕外界,自我怜惜一切变化都由天命决定而不再执着追求荣华富贵。心情闲散想作赋一首,借以追思陶潜,因病卧床,是谁在问司马相如。我在深山里过着贫苦生活却甘于守着清贫,尽量不让人知道这个城市的名字吧。

逐句剖析

"寂寥荒馆闭闲门":寂静无声的荒馆大门紧闭,

# 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寂寥:空虚无形,空虚无物。

"苔径阴阴屐少痕":幽暗处的青苔鲜有木屐踏过的痕迹。

# 阴阴:幽暗貌。

"白发颠狂尘梦断":放浪不羁的白头发断却了尘世的梦幻,

# 颠狂:放浪不受约束。

"青毡泠落客心存":冷冷清清的青色毛毯还残存着游子的思乡情切。

# 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泠落:冷清,不热闹。,青毡: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

"高山流水琴三弄":弹完高山流水,又奏梅花三弄,

# 三弄:古曲名。即梅花三弄。唐李郢《赠羽林将军》诗:“惟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高山流水:琴曲名。内容即据《列子·汤问》所载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谱写。原为一曲,唐时始分为二曲,至宋时又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一说《高山流水》本属一曲,元人始分为二。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

"明月清风酒一樽":伴着清风就着明月喝着酒。

"醉后曲肱林下卧":喝醉后就枕着胳膊瘫睡在树下,

# 林下: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

"此生荣辱不须论":不必再谈论这一辈子的光荣与耻辱了。

# 不须:不用,不必。,荣辱:光荣与耻辱。,此生:这一辈子。

"萧萧华发满头生":头发渐少白发爬满头,

# 萧萧:花白稀疏的样子。

"深远蓬门倦送迎":长久以来我这贫寒之家已经疲倦了送往迎来。

# 蓬门:以蓬草为门。

"独喜冥心无外慕":唯独喜欢心境宁静而不羡慕外界,

"自怜知命不求荣":自我怜惜一切变化都由天命决定而不再执着追求荣华富贵。

"闲情欲赋思陶令":心情闲散想作赋一首,借以追思陶潜,

# 陶令:陶渊明曾为彭泽令,著有《闲情赋》。

"卧病何人问马卿":因病卧床,是谁在问司马相如。

# 马卿:司马长卿,即司马相如,患消渴病。

"林下贫居甘困守":我在深山里过着贫苦生活却甘于守着清贫,

"尽教城市不知名":尽量不让人知道这个城市的名字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写意二首》是唐代诗人牟融所写的一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荒芜的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荣誉与耻辱的淡定看法,并强调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追求心灵的安慰和自由;第二首诗继续了第一首诗的隐逸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冷暖的淡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即使生活贫困,也要坚持这种宁静和自由,不追求虚名、不随波逐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学者、官员

牟融(?~79),东汉学者、官员。字子优,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少时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明帝时举茂才。牟融经明才高,善议论,朝廷皆服其能,汉明帝以为才堪宰相。十二年代伏恭为司空,举动正直持重,甚得大臣节操。著有《牟子》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也是一组隐逸诗。这两首诗通过描绘荒馆闲居、萧索生活场景,以及抚琴饮酒、赋诗怀人等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荣辱的超脱、对知命安贫的坚守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寂寥荒馆闭闲门”一句营造出清幽孤寂的氛围。“寂寥”直接点明环境的寂静、冷落,给人一种空旷、冷清之感。“荒馆”描绘出馆舍的荒凉,暗示其少有人至。“闭闲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静的氛围,紧闭的门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使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的气息。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孤独、闲适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的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世界。“苔径阴阴屐少痕”一句细致描绘出环境的幽僻。“苔径”指长满青苔的小路,“阴阴”形容苔藓生长得茂密,给人一种阴暗、潮湿的感觉。“屐少痕”说明很少有人在这里行走,留下脚印,进一步突出了这条小路的幽僻和少有人问津。此句通过对小路的细节描写,与前一句的环境描写相呼应,更加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和与世隔绝,体现出诗人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白发颠狂尘梦断”一句感慨人生境遇的变化。“白发”是岁月流逝的象征,暗示诗人已经步入暮年。“颠狂”一词在这里并非贬义,而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放浪形骸的状态,诗人以这种看似癫狂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尘梦断”则表示诗人已经看破了尘世的虚幻,不再执着于过去的梦想和追求。此句通过对自己形象和心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之情。“青毡泠落客心存”一句流露出内心的复杂情感。“青毡”原指青色的毛毯,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曾经的生活或事业。“泠落”表示冷落、寂寞,暗示诗人现在的生活并不如意,曾经的辉煌或理想已经消逝。“客心存”则表明尽管生活不如意,但诗人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此句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内心的情感,体现出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高山流水琴三弄”一句描绘出高雅的生活情趣。“高山流水”既指自然景观,又寓意知音难觅,这里诗人以“高山流水”来形容琴曲的高雅和美妙。“琴三弄”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弹奏琴曲的情景,三次弹奏,仿佛在与自然和知音对话。此句通过对琴曲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追求高雅情趣的一面,体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满足。“明月清风酒一樽”一句营造出闲适惬意的氛围。“明月清风”是自然中最美好的元素,代表着宁静、祥和和自由。“酒一樽”则增添了一份闲适和惬意,诗人在明月清风的陪伴下,独自饮酒,享受着这份宁静和自由。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饮酒场景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陶醉。“醉后曲肱林下卧”一句展现出洒脱不羁的形象。“醉后”表明诗人已经沉浸在酒的世界里,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曲肱”指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是一种非常随意、舒适的姿势。“林下卧”则描绘出诗人在树林中躺卧的情景,与前文的“醉后”相呼应,更加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洒脱和不羁。此句通过对诗人醉酒后的行为描写,表达了他对世俗礼节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此生荣辱不须论”一句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心境。“此生”强调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感慨。“荣辱不须论”则表示诗人已经不再看重世间的荣辱得失,他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尘世的态度,体现出一种豁达和高尚的情怀。第二首“萧萧华发满头生”一句描绘出衰老的形象。“萧萧”形容头发稀疏、飘落的样子,“华发满头生”则直接点明诗人已经年老体衰。此句通过对自身外貌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衰老的无奈,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忧伤和凄凉的氛围。“深远蓬门倦送迎”一句表达出对世俗应酬的厌倦。“深远蓬门”描绘出诗人居住的地方偏远、简陋,“蓬门”象征着诗人的清贫和孤独。“倦送迎”则表示诗人对迎来送往的世俗应酬感到厌倦,他已经厌倦了这种虚伪和繁琐的社交活动。此句通过对居住环境和自身感受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独喜冥心无外慕”一句体现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独喜”表示诗人独自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喜悦,“冥心”指深沉地思考、内心平静。“无外慕”则表示诗人没有对外界的羡慕和追求,他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句通过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描写,展现出他在隐居生活中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自怜知命不求荣”一句表达出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对荣华富贵的淡泊。“自怜”表示诗人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同情和怜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知命”指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和命运,“不求荣”则表示诗人不追求荣华富贵,他只想过一种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此句通过对诗人对命运和荣华富贵的态度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心境。“闲情欲赋思陶令”一句流露出对古代隐士的追慕。“闲情”表示诗人闲适的心情,“欲赋”则表示诗人想要赋诗抒情。“思陶令”指诗人思念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陶渊明以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质和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敬仰的对象。此句通过对陶渊明的思念,表达出诗人对古代隐士的追慕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卧病何人问马卿”一句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情感。“卧病”表示诗人身体不适,卧病在床。“何人问”则强调没有人关心、问候他,“马卿”指汉代的司马相如,这里诗人以司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也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此句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在孤独寂寞中的无奈和悲哀,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凄凉。“林下贫居甘困守”一句表达出甘于贫困、坚守自我的决心。“林下”指树林之下,象征着诗人隐居的地方。“贫居”表示诗人过着贫困的生活,“甘困守”则表示诗人甘愿在贫困中坚守自我,不向世俗低头。此句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描写,展现出他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体现出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尽教城市不知名”一句表达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尽教”表示任凭、听任,“城市不知名”则表示诗人不在乎自己在城市中是否知名,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想过一种宁静、自由的隐居生活。此句作为全诗的结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心境,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曲江二首》

下一篇: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