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碧玉枝":潇洒的碧玉般的竹枝,
"清风追晋贤":其清风般的气质可追晋代贤士。
"数点渭川雨":渭水上飘着几点雨丝,
# 渭川:即渭水。
"一缕湘江烟":湘江间浮着一缕轻烟。
# 湘江烟:指斑竹。
"不见凤皇尾":看不见凤凰的尾羽,
# 凤皇尾:指凤尾竹。皇:一作凰。
"谁识珊瑚鞭":谁能识别这如珊瑚鞭般的竹子。
# 珊瑚鞭:指竹根。
"柯亭丁相遇":若遇柯亭蔡邕那样的知音,
# 丁:正,当。,柯亭:相传蔡邕取会稽柯亭上的椽竹为笛。
"惊听奏钧天":定能惊听到如钧天妙乐般的绝响。
# 钧天:传说中天上的音乐。
东汉学者、官员
牟融(?~79),东汉学者、官员。字子优,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少时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明帝时举茂才。牟融经明才高,善议论,朝廷皆服其能,汉明帝以为才堪宰相。十二年代伏恭为司空,举动正直持重,甚得大臣节操。著有《牟子》2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开篇便描绘出竹子潇洒的姿态,其枝干如碧玉般温润,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清风追晋贤”将竹的清风与晋代贤人的风度相联系,晋代文人崇尚高雅、洒脱,此处暗示竹也具有如晋贤般的高雅气质,为竹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出诗人对竹高雅品格的赞美。颔联“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运用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渭川雨”“湘江烟”分别选取了渭川和湘江这两个富有诗意的地点,以雨和烟的朦胧,衬托出竹所处环境的清幽。渭川是竹子生长的著名之地,湘江也常与竹的典故相关,诗人借此进一步渲染竹的高雅、清幽,让人联想到竹在雨丝烟缕中摇曳的美妙画面。颈联“不见凤皇尾,谁识珊瑚鞭”,使用比喻的手法。把竹子比作凤凰尾、珊瑚鞭,形象地描绘出竹的美丽与珍贵。凤凰尾象征着高贵华丽,珊瑚鞭则代表着稀有珍贵,此联强调若不仔细观察,难以领略到竹如同凤凰尾、珊瑚鞭般的独特与美妙,突出了竹的非凡之处。尾联“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用了柯亭笛的典故。相传蔡邕在柯亭取竹制笛,吹奏出美妙绝伦的音乐,如同钧天广乐。诗人借此典故,想象若能与柯亭的蔡邕相遇,用此竹制成的笛子吹奏出的乐曲必定惊为天籁。这不仅再次强调了竹材质的优良,更从侧面烘托出竹所蕴含的高雅气质,表达出对竹能带来高雅音乐的期待,也寄托了诗人对高雅艺术境界的向往。
上一篇:唐·白居易《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