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锁沃州山":浓厚的白云封锁着沃州山,
"冠盖登临众仰攀":官员们乘车登临山峰,众人怀着敬仰之心攀爬。
"松径风清闻鹤唳":松树小径上清风徐来,听见野鹤鸣叫,
"昙花香暝见僧还":暮色中闻到昙花的香气,看见僧人归来。
"玄机隐隐应难觉":深奥的禅机隐约难被察觉,
"尘事悠悠了不关":世俗的纷扰悠远绵长,却与己无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兴致虽尽,但因尘缘未了为时未晚,
"裴回依旧到人间":徘徊沉思后,依旧回到人间。
东汉学者、官员
牟融(?~79),东汉学者、官员。字子优,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少时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明帝时举茂才。牟融经明才高,善议论,朝廷皆服其能,汉明帝以为才堪宰相。十二年代伏恭为司空,举动正直持重,甚得大臣节操。著有《牟子》2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以“白云深锁”开篇,勾勒沃州山云雾缭绕、幽深静谧的景致,赋予山寺超然世外的神秘感。“冠盖”代指达官显贵,“众仰攀”既写众人登山之状,又暗含对佛门圣地的崇敬。两句形成对比,自然之幽深与世俗之喧嚣并存,暗示尘世对超脱的向往。颔联“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松径风清”以听觉写鹤唳清越;“昙花香暝”以嗅觉写暮色中花香暗浮,勾勒出僧人归寺的禅意画面。鹤(高洁)、昙花(短暂而美)等意象,隐喻佛家清净与无常之理。颈联“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玄机隐隐”直言佛法深奥难测,“应难觉”点破凡人悟道之艰;“尘事悠悠”以叠词点明世俗冗杂,“了不关”表明诗人欲割舍纷扰之志。尾联“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兴尽凡缘”呼应前文超脱之思,但“因未晚”转折,暗示未弃尘缘;“裴回”(徘徊)以动作写迟疑,“依旧到人间”坦然接纳现实归宿。既追求心灵净化,又不避人间烟火。
上一篇:唐·白居易《窗中列远岫》
下一篇:唐·杨汝士《题画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