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荒凉僮仆饥":篱笆院落荒凉,仆人饥饿难耐,
# 篱落:即篱笆。
"乐游原上住多时":你在乐游原上已经居住了许久。
# 乐游原:在长安东城春明门与延庆门之间。
"蹇驴放饱骑将出":蹇驴吃饱后准备出发,
# 出:一作去。,蹇驴:跛驴。
"秋卷装成寄与谁":装好的诗稿却不知寄给谁。
# 秋卷:泛指诗卷。
"拄杖傍田寻野菜":你拄着拐杖在田边寻找野菜,
"封书乞米趁时炊":写信乞讨些米粮以便煮饭。
# 时:一作朝。
"姓名未上登科记":我的名字尚未登上科举及第的榜单,
# 登科记:科举及第士人的名录。唐代极重进士,进士登科称为登龙门。好事者因举及第人姓名,编次为登科记。刘禹锡《赠致仕滕庶子先辈》诗:“朝服归来尽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名。”
"身屈惟应内史知":你的才华与屈才只有内史知晓。
# 内史:此指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贾岛》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了贾岛生活的困苦:他居住在荒凉的篱落,僮仆饥饿,生活无着落,甚至需要拄杖寻野菜、写信乞米。然而,贾岛并未放弃对诗歌的追求,他的诗作虽无人问津,但依然坚守文学理想。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贾岛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其虽贫困却依然坚持诗歌创作的精神。诗中既有对贾岛的同情,也有对其才华的赞美。
2. 分段赏析
首联:“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诗人开篇描绘了自己隐居生活的清贫与荒凉。“篱落荒凉”点明居所简陋,周围环境冷清;“僮仆饥”则进一步强调生活的困苦。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然选择在乐游原上久居,体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执着。颔联:“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此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日常。“蹇驴放饱骑将出。”描绘了诗人骑驴出游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秋卷装成寄与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创作了许多诗文,却无人可寄,无人能懂。颈联:“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自给自足的状态。“拄杖傍田寻野菜。”表现了诗人亲自寻觅食物的辛劳;“封书乞米趁时炊。”则暗示了生活的困窘,甚至需要写信向人乞讨粮食,但依然要赶在合适的时间做饭,体现出生活的无奈与坚持。尾联:“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尾联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抱负。“姓名未上登科记。”表明诗人虽有才华,却未能在科举中取得功名,人生抱负难以施展;“身屈惟应内史知。”则透露出一种自嘲与无奈,只有内史(指有学问的官员)才能理解他的处境。
上一篇:唐·韩愈《池上絮》
下一篇:唐·韦应物《见紫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