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shǒu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zhāo
yíng
wén
pāi
yíng
wén
mǎn
jìn
xiāng
shí
néng
shí
dàn
liáng
fēng
jiǔ
yuè
dào
sǎo
jiàn
zōng
què
míng
shēng
zhā
zhā
zào
shēng
huò
huò
zhēng
dòu
tíng
jiān
chí
shēn
tán
shè
huáng
néng
rěn
liǎng
chì
jiǔ
cāng
cāng
yún
hǎi
suì
wǎn
jiāng
huò
jié
lǎo
wéi
zhuó
yíng
wéi
chuán
shù
hāo
dài
zhī
xiǎo
xiāng
quán
suī
fēng
zāi
qiě
diān
jiě
pèi
jiǎn
biān
shǐ
使
qián
kūn
lún
gāo
wàn
suì
jìn
dào
zhān
tíng
chē
lún
xià
jué
shén
xiān
què
míng
zhāo
yíng
shí
jiū
míng
qún
yǒu
zhī
shí
suī
míng
yuán
shēn
yīn
chán
zhōng
míng
yǒu
bào
liè
chén
měng
míng
wèi
zhǐ
luàn
rén

译文

早晨的苍蝇不用去驱赶,傍晚的蚊子也拍不过来。苍蝇蚊子遍布天下四方,难道能全都与它们相斗。它们得意能有多长时间,且让你们尽情叮咬吸噬。九月的凉风一旦到来,它们便消失得不见踪迹。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乌鸦呱呱噪声响个不休。在庭院里相互争斗不休,拿自身去博取弹射之祸。黄鹄能够忍受住饥饿,长久不张开自己的翅膀。那茫茫云海路途遥远,岁暮之时恐怕难有收获。截取小木条充当斗拱,砍削大柱子当作椽子。用蒿草捆扎来替代,大小全然不相称。即便没有风雨之灾,这房屋岂有不倾覆倒塌之理。松开缰绳抛弃千里马,却鞭打跛驴让它跑在前头。昆仑山高达万里之遥,年终岁尾道路艰难难行。停下车子躺在车轮下,断绝了成仙的念头。麻雀早晨鸣叫忙着觅食,斑鸠傍晚鸣叫寻找鸟群。唯有那知时的仙鹤,鸣叫并非为自身利益。哑蝉始终不鸣叫,有所怀抱而不张扬。青蛙鸣叫毫无意义,咯咯乱叫只会扰人。

逐句剖析

"朝蝇不须驱":早晨的苍蝇不用去驱赶,

"暮蚊不可拍":傍晚的蚊子也拍不过来。

"蝇蚊满八区":苍蝇蚊子遍布天下四方,

"可尽与相格":难道能全都与它们相斗。

"得时能几时":它们得意能有多长时间,

"与汝恣啖咋":且让你们尽情叮咬吸噬。

"凉风九月到":九月的凉风一旦到来,

"扫不见踪迹":它们便消失得不见踪迹。

"鹊鸣声楂楂":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乌噪声擭擭":乌鸦呱呱噪声响个不休。

"争斗庭宇间":在庭院里相互争斗不休,

"持身博弹射":拿自身去博取弹射之祸。

"黄鹄能忍饥":黄鹄能够忍受住饥饿,

"两翅久不擘":长久不张开自己的翅膀。

"苍苍云海路":那茫茫云海路途遥远,

"岁晚将无获":岁暮之时恐怕难有收获。

"截橑为欂栌":截取小木条充当斗拱,

"斲楹以为椽":砍削大柱子当作椽子。

"束蒿以代之":用蒿草捆扎来替代,

"小大不相权":大小全然不相称。

"虽无风雨灾":即便没有风雨之灾,

"得不覆且颠":这房屋岂有不倾覆倒塌之理。

"解辔弃骐骥":松开缰绳抛弃千里马,

"蹇驴鞭使前":却鞭打跛驴让它跑在前头。

"昆仑高万里":昆仑山高达万里之遥,

"岁尽道苦邅":年终岁尾道路艰难难行。

"停车卧轮下":停下车子躺在车轮下,

"绝意于神仙":断绝了成仙的念头。

"雀鸣朝营食":麻雀早晨鸣叫忙着觅食,

"鸠鸣暮觅群":斑鸠傍晚鸣叫寻找鸟群。

"独有知时鹤":唯有那知时的仙鹤,

"虽鸣不缘身":鸣叫并非为自身利益。

"喑蝉终不鸣":哑蝉始终不鸣叫,

"有抱不列陈":有所怀抱而不张扬。

"蛙黾鸣无谓":青蛙鸣叫毫无意义,

"閤閤祗乱人":咯咯乱叫只会扰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诗四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诗。这组诗主题丰富,内容深刻。通过对蝇蚊、鹊乌、黄鹄等动物,以及截橑为欂栌、解辔弃骐骥等现象的描写,借物寓意,以蝇蚊的得势一时与凉风至而无踪对比,鹊乌的争闹与黄鹄的隐忍对比等,生动形象地揭示社会中小人得志、贤才受抑等不合理现象,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贤才遭遇的不平。分段来看,第一首写蝇蚊,讽喻小人嚣张终难长久;第二首以鹊乌争闹与黄鹄隐忍,叹贤才困境;第三首借建材错用、良马被弃,批判社会用人不当;第四首以雀鸠、知时鹤、喑蝉、蛙黾等,喻不同人的处世态度。这组诗以小见大,构思精巧,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融入生动的物象描写中,体现韩愈善于借物言志、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在其作品中具有一定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这几句描绘了蝇蚊无处不在、令人厌烦的情景。诗人开篇直白地写出早晨不必特意驱赶苍蝇,傍晚也难以拍打尽蚊子,且它们遍布天下。在语言上,平实自然,用日常所见之物起笔。从表达技巧看,运用白描手法,为后文讽喻做铺垫。“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诗人指出蝇蚊得势不过是一时的,它们尽情叮咬吸噬,却不知秋风一至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运用对比,将蝇蚊得势时的张狂与秋风后消失的结局对比,暗讽那些嚣张一时的小人,揭示其难以长久的命运,在内容主题上,寄寓了对小人的轻蔑与对正义终将到来的信念。第二首:“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诗人先刻画了喜鹊和乌鸦在庭院间喧闹争斗的形象,“楂楂”“擭擭”这两个拟声词,生动地表现出它们嘈杂的叫声,也营造出一种混乱、喧嚣的氛围。从表达技巧看,这里运用视听结合,让读者如临其境。“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描绘了黄鹄能忍受饥饿,长久收敛双翅不与鹊乌争斗的形象。与前几句鹊乌争闹形成鲜明对比,在内容主题上,以鹊乌喻追逐名利、争权夺利之人,黄鹄喻坚守操守、不随波逐流的贤才,表达了对贤才在恶劣环境中难以施展抱负的惋惜与不平。第三首:“截橑为欂栌,斲楹以为椽。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诗人用截取小木条做斗拱,砍削大柱子当椽子,用蒿草捆扎来替代等不合理的建材使用,比喻社会中用人不当、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语言上,以建筑选材的错误类比,形象易懂。从表达技巧看,运用比喻手法,使抽象的社会问题具象化。“解辔弃骐骥,蹇驴鞭使前。昆崙高万里,岁尽道苦邅。停车卧轮下,绝意于神仙”,写放开缰绳抛弃千里马,却鞭打跛驴让它前行,即便路途如昆仑山般遥远艰难,也在岁末困于途中,最后无奈停车放弃幻想。这里以骐骥和蹇驴比喻贤才与庸才,进一步批判社会对贤才的弃用,在内容主题上,表达了对社会人才选拔和任用乱象的批判与失望。第四首:“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描绘了麻雀早晨鸣叫是为觅食,斑鸠傍晚鸣叫是为找群,而唯有鹤知晓时令,鸣叫并非为自身利益。通过对比,突出鹤的高洁。从表达技巧看,运用对比手法,以雀、鸠的为己谋利衬托鹤的高尚。“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写蝉隐忍不鸣,有所怀抱而不张扬,与蛙黾无意义的喧闹形成对比。在内容主题上,以蝉的隐忍、鹤的知时,批判蛙黾般的聒噪之徒,表达了对不同处世态度的褒贬,赞扬了那些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德裕《盘陀岭驿楼》

下一篇:唐·杜牧《读韩杜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