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唐作者:高蟾浏览量:1
tiān
tài
xiāo
suǒ
shān
chuān
miǎo
máng
kān
xīng
dǒu
bǐng
yóu
suì
hán
liàng

译文

天地间一片冷寂萧索,山川邈远若隐若现。难以承受北斗星柄的流转,却仍以岁末严寒丈量时光。

逐句剖析

"天地太萧索":天地间一片冷寂萧索,

"山川何渺茫":山川邈远若隐若现。

"不堪星斗柄":难以承受北斗星柄的流转,

"犹把岁寒量":却仍以岁末严寒丈量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思》是唐代诗人高蟾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如一帧水墨长卷:远景是萧索天地、渺茫山川,中景是流转星斗,近景则是一人孑立,以岁寒为尺,默数光阴。诗中无一处直言“秋思”,却通过对时空与意象的描写,将秋之寂、思之深、生之惑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凝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日天地间的苍茫景象,并借星斗与岁寒的意象,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孤寂的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高蟾(?~?),唐代诗人。河朔间(今黄河以北地区)人。出身寒贫,累举不第,咸通进士,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中丞。高蟾的诗大多是律诗、绝句,尤以五绝和七绝为多。其诗多写感事愤世、嗟老伤怀的悲慨,诗风与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饰,以表情达意为主。辛文房称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代表作有《金陵望晚》《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以“天地”“山川”开篇,视野宏大,却以“萧索”“渺茫”定调,将秋日的寂寥与广袤融为一体。天地空旷无依,山川朦胧难辨,既写自然之秋,亦喻心境之荒寒。“太”“何”二字强化感叹,表面写景,实则倾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天地山川的浩渺反衬出个体的渺小与无助。后两句中,“星斗柄”指北斗七星之柄,古人观其指向判断季节(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流转象征时光无情推移,而“不堪”直抒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承受。“岁寒”本指严冬,《论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处既呼应秋思,暗指凛冬将至,又隐喻人生晚景或逆境中的坚守。诗人以“量”字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仿佛岁寒是一把尺,丈量着生命的余途,悲怆中透出孤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端《关山月》

下一篇:唐·李白《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