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浪与云急":波浪层层与云彩急切奔涌,
"翠兰和意香":翠绿的兰花散发着宜人的香气,和美好心意交融在一起。
# 和:一作如。
"风流化为雨":原本潇洒的风流之气化作了雨水,
"日暮下巫阳":夕阳西下,我独自身处遥远的巫阳。
晚唐诗人
高蟾(?~?),唐代诗人。河朔间(今黄河以北地区)人。出身寒贫,累举不第,咸通进士,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中丞。高蟾的诗大多是律诗、绝句,尤以五绝和七绝为多。其诗多写感事愤世、嗟老伤怀的悲慨,诗风与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饰,以表情达意为主。辛文房称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代表作有《金陵望晚》《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 分段赏析
“叠浪与云急”开篇便以“叠浪”这一意象,描绘出层层叠叠的波浪,“云急”则写出云彩快速流动、聚集的状态,二者相互映衬,生动展现出波涛与云彩的浩渺奔涌之势,“急”字更是强化了这种动态感,暗示诗人内心激荡的情感如同这叠浪和急云一般,汹涌澎湃且难以平息。“翠兰和意香”中,“翠兰”是一种绿色的兰花,象征着美好、高洁,“和意香”表示兰花散发出的香气似乎与诗人的心意相契合,诗人借这一美好的自然景物,将自身对楚地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美的想象与情感的真挚,以景衬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楚地深深的眷恋。“风流化为雨”里,“风流”代表着诗人的潇洒气质、不凡才情以及自由自在的心境,“化为雨”则是一种形象的转变,暗示着原本潇洒自在、充满才情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者是诗人自身遭遇了挫折,使得原本的潇洒不再,只剩下如雨水般的哀伤和无奈,情感从激昂转向了悲戚。“日暮下巫阳”,“日暮”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染上了一层凄凉、孤寂的色彩,“巫阳”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遥远、偏僻和孤独,此句描绘出夕阳西下,诗人身处巫阳这个地方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让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上一篇:唐·贾至《燕歌行》
下一篇:唐·白居易《初入太行路》